民事案由库

滨湖法院开庭审理首起侵犯经营秘密纠纷案

  无锡首佳房地产中介的一名员工,被指控私底下偷偷将公司一份房源信息和客户信息提供给另一家房地产中介亮点公司,致使“首佳”损失1.7万余元。为此,首佳公司将该员工及亮点公司一并告上法庭。昨天,滨湖法院审理了首起侵犯经营秘密纠纷案件,将择日宣判。

  篡改的看房单引起怀疑

  被告邱某原是首佳房地产奥林门店的一名业务员,今年4月8日,她带买方客户去看一处位于百岁坊巷的待售房子,该客户签订《看房确认单》,承诺“所看房屋除在首佳公司成交外,本人及配偶、近亲属均不以任何方式与业主私自成交,或通过其他机构与业主成交……”

  但两天后,这套房屋的买卖双方就在亮点中介公司签订了《房屋转让合同》。“首佳”得知这笔交易后,查看了公司留存的《看房确认单》,发现上面买主签名和身份证号码被人篡改。“首佳”怀疑邱某作假,私下把这笔交易信息提供给亮点公司,遂起诉邱某和亮点中介,索赔损失的中介费1.7万余元。

  邱某目前已跳槽到另一家房地产公司,她在法庭上断然否认自己泄露交易信息。其代理人提出,邱某在“首佳”工作期间,曾连续2年是销售冠军,不会为了微薄利益冒这么大的风险。亮点公司则称,自己的房源信息和买主信息都是员工从外网上查询获得,属于正常获取信息。难监管,信息泄密常发生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无锡房地产中介市场上,信息是房地产中介的生存之本,但高昂的利润空间却让信息屡屡遭泄露。

  房源业主为了早日把房子高价卖出,往往会同时在多家房产中介和网站挂出信息。一旦交易完成,很难说清楚是从哪家中介被谁泄露出去的。一些从业人员也会盗取信息,“小中介公司为了争抢好房源,会伪装成客户来看房子,偷偷记下房号,然后想方设法联系上房东。”业内人士坦言,一些中介不规范操作,加剧房产中介信息的不安全性。

  为了维护商业信息安全,不少中介公司也想了各种办法:大众房产永乐路分公司店长乐青介绍,业务员开单带客户看房,会在龟脑后台上留下操作记录;一些。中介公司会让员工签订保密协议,要求其在离职后2年内不得到其他房地产中介工作;有的公司甚至让员工预交保密保证金,尽管这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收费过高,“跳单”频发

  “租个房子,摆张桌子,放个电话,带着跑几次看看房子,交易成功就要收费几万元,服务和收费太不相称了!”市民何先生认为,房产中介不需要高科技,也术需窦很多成本,利润却高得惊人。以一套总价100万元的二手房计算,如果按无锡2%甚至2.5%的行规收取中介费,买房就得多掏2万多元。

  目前无锡二手房交易普遍由买方承担所有中介费用,而买方同时还要支付数万元的交易税费。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不少交易者会偷偷想法子,最常见的就是在中介的牵线下见面之后,偷偷私下交易,用“跳单”来逃避中介费。“几乎每家公司都会遇到跳单。”一业内人士说,中介自我保护的方式很有限,由于难以搜集证据,所以很少走上法庭维权。

  审理此案的法官介绍,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劳动者泄露商业秘密,将要担责赔偿。

已有410人访问

3~15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咨询律师
当前律师在线
今日律师解答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