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国际融资需求

2019-04-24 05: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商业招商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商业招商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进入十一五时期,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我国全面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在2005年底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2006年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

  进入“十一五”时期,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我国全面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在2005年底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2006年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两个文件,对我国文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前者强调的是改变我国不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的文化管理体制,特别突出要着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要求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文化交流体制和机制,扩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后者在整体规划中明确要求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构建国际文化营销网络,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实施“走出去”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总之,从这两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文件来看,文化发展不再仅仅是满足于一国水平的自足性发展,而是在国际背景下,积极参与文化交流和竞争的开放性发展。这是一种顺应国际文化发展趋势的举措,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提高文化及其产品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充分发挥我们民族文化的优势,利用国际金融资本拓展文化产品的市场,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壮大文化的发展力是不可回避的任务。特别是在目前条件下,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资本短缺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国际金融资本的优势,加大对外融资的力度。

  一、加大对外融资的力度才能满足市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与市场需求的变化紧密联系的。也就是说,市场需求会带动相应的产品与服务的发展。虽然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本雅明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对文化的工业化现象的批判为代表。但是,文化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却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成为一种足以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这一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文化产业与人们对消费的需求有着十分重大关系。也就是说,物质生产越丰富,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少。相应地,对文化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地区分布来看,也可证明市场需求对相关产业的推动效应。也就是说,文化产业的兴盛首先是在发达国家出现的,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这些国家的物质生产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物质短缺已经不复存在。人们从对“物质”的追求当中逐渐解脱出来,开始热衷于满足自身精神的需求。这种满足需要通过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实现。从我国发展的现状来看,虽然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物质短缺的现象还不可能很快改变。但无可否认的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人民的基本生活已经得到满足。也就是说,维护人的生存的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人民生活将向消费型转变,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文化娱乐的浪费将呈加速发展之势。而在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说明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但是,随着对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已经面临着文化产品和服务严重短缺的局面。据《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分析,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增长10.5%,占人均消费支出总额14.38%,达到1032.77元;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增长5%,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的11.3%,达247.63元。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总量为7481亿元。根据有关研究,现阶段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中,教育支出均占到50%。而在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量将在4150亿元左右。如再加上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政府公共文化消费支出、企业单位文化消费支出,以及其它非家庭文化消费,我国文化产业从实际消费来看的总量数字要远远大于这一分析结果。仅以杂志的消费量来看,21世纪初,中国大陆杂志年消费量约25亿册,人均2册,而日本人均约25册,西方发达国家人均7-8册。如果只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消费水平,中国杂志的消费量最少要再增加70亿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市场对文化的需求有几个特点。一是总量越来越大,二是增长较高,三是占总消费需求的比例增加。因此,仅仅要满足国内的庞大消费需求,就必须有大量的资本投入文化产业领域。而这种投入仅仅靠国内的有限资本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考虑可利用的国外资本来扩大文化产业的份额。

  二、加大对外融资力度将满足转变发展观念与生产方式的需求。资本的本质在于创造剩余价值,获取尽可能大的利润。因此,资本的流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进行的。总体上它必须是向高回报的地区、领域、行业、项目流动,向高利润空间流动。同时,资本也不仅仅是做为货币形态的“物”的流动,它同时也体现一种思想、观念、制度和文化。在流动的过程中,资本的所有者为确保自己资本的增值,必须要通过资本体现自己增值的某种“方法”,也即是附着在资本身上的文化观念。因此,加大对外融资力度,我们将依靠“资本”这一媒介,学习、接受更加有效的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社会成本。它必然对人们的发展观念和生产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资本将向具有良好发展环境的地区流动。一个地区的“软环境”好坏,将影响资本的流入水平。软环境越好,资本的流入可能性越大。比如,区位环境优越,劳动者素质较高,社会管理成本低,技术密集度和国际化程度高等均对资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为了得到更多的资本,人们将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地区生产水平,降低资本运行的费用。其次,资本将向高回报的领域流动。回报越高,利润空间越大,资本的流入可能性越高。如在工业化为主的时代,资本将流向自然资源丰富,制造水平比较高的领域。而在后业化时代,人们发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极大地限制了发展,而以“创意”和“科技”为主的“知识经济”、“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回报,其利润空间大到了人们无法想象的地步。因此资本为了寻求更大的回报将向高科技领域、文化产业领域流动。这种流动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发展观念,也就是说,人们不再单纯地依赖自然资源求得发展,更可能和更主要的是依靠文化资源、知识和技术,依靠“创意”来求得发展。第三,资本将向生产方式先进的企业和项目流动。企业和项目是资本的最终落脚点。先进的生产方式将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取得积极的效益。这种生产方式包括企业的组织制度,如是否现代企业组织;企业的资本构成情况,是国有资本还是民营资本,是单一的资本还是混合的资本;企业的经营合理方式,如有没有企业的核心理念,是初放式经营,还是集约式经营;企业的市场水平,包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企业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等等。总之,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资本的流向。为了吸引更多更优质的资本,人们将努力改变不适应资本本性的东西,从而使人的发展观念和生产方式发生积极的变化。如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突出了“创意”发展战略,山西、江苏、广东等省提出文化强省战略等均是证明。[page]

  三、加大对外融资力度将满足国际化与本土化发展战略的需求。目前,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国际化趋势已经表现得越来越强烈。虽然从人类发展的历程来看,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文化的“国际”性早已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特征和重要动力。但不可晦言的是,在上世纪之前所谓的文化的“国际”特征只是一种盲目的不自觉的行为。而伴随着人类大航海的出现,经济的国际性联系的强化,以及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再次被人们重视,这种“国际化”的趋势已成为一种不可回避不可阻挡的潮流。如何顺应这一潮流,关系到发展的问题,进步的问题。随着各类经济组织的跨国界发展,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事实证明,越是实力强大的文化企业集团,其国际化程度越高。它的总部在这一国家,而它的分支机构可能遍布全世界。文化领域跨国资本的形成使资本的竞争力大大增强,成为资本领域的“巨无霸”。同时,跨国资本的出现也使“资本”占有不同地区、国家的市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反过来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实力。以美国为例,其文化产业的投资者很大部分是以外来的跨国公司为主的。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是全球文化产品的最大输出国,同时也是一个较大的文化产品进口国。其文化产业的制造特别依赖于“劳动贸易国际化”。其产品在本土创作生产的同时,也将相当多的部分迁至成本更低的其它国家和地区。在资本支持方面,美国文化产业依赖于金融市场的全球流动。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辑的《世界文化报告(1998)》指出,国际金融在80年代成为一项有巨大创造性的业务,有许多新的、常是大胆的发明设施和一些新市场创造。在此工作不仅需要技术设备的良好状况,需要新型经验,还需要非常专业跨国的亚文化。在这些亚文化中,这些发明可以传播,被人们接受、获得成功,直至被购买。美国文化产业不仅受益于各种发明设施和市场创造,而且依赖于全球亚文化群体的共同支持,如好莱坞网罗了世界各地的IT精英人才。这些都与金融全球化紧密相关。可以说,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依赖于跨国公司的增长及其外来效益的增长。其产品多由跨国公司来运作。而这些跨国公司大部分又不以美国为主体。如美国哥伦比亚三星公司的老板是目前的SONY公司,而福克斯的老板是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从具体的公司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扩张。以德国的贝塔斯曼为例,其所属的RTL集团是欧洲最大的广播制作公司,总部设在卢森堡,在100多个国家拥有17500小时的节日转播权。其下属的兰登书屋是贝塔斯曼图书出版业的主力,总部设在美国纽约,是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而同样是其下属的格鲁拿·雅尔集团是负责新闻出版业务的专业集团公司,在14个国家出版杂志、报纸,主办的专业网站总计近百种。从具体的项目运作来看,以电影《泰坦尼克号》为例,该片制片总投资约3亿美元,其中生产成本共2亿美元,由福克斯公司和派拉蒙公司分担。这两家公司都是跨国公司,资本构成复杂。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又将许多工序细化分包给不同的跨国公司。如音乐就包给了索尼公司的北美分公司。可以说,这一项目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制作。

  在文化产业投资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其经营策略则明显地强调本土化。这是使资本占领更多的市场,获得更大的回报的重要战略手段。如全球最大的传媒娱乐集团之一维亚康姆公司,在全球化的投资进程中,十分强调资本的本土化策略。其十分关键的地方就是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与服务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相融合。同时,尽量不触及影响市场的敏感问题,如意识形态问题。哪怕是风靡全世界的儿童节目和流行音乐,也要让它变得更加有亲和力。如其MTV电视网创立于1981年,目前已从美国本土延伸到了世界各地,覆盖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它也分别建立了中文频道等四个具有本土色彩的频道。他们认为,不能把在美国本土制作的音乐节目原封不动地摆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比如中国,而是要尽量吸引当地歌手,努力展现基本土化特色。由此可见,在文化产业投资的国际化潮流下,对传播本土民族文化也具有非重要的意义。出于资本的获利本能,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资本必将随着地区、国家、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发生变化。一方面,它将随着资本的进入带来异域的文化。另一方面,资本也将成为一座桥梁,使本土的民族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

  四、加大对外融资力度将满足提升产业结构的需求。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产业的竞争实力。上世纪最后二十年,全球各大文化产业集团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并购热,实际上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资本改组以提升集团的产业结构,达到增强自身竞争力的表现。要顺应这一发展潮流,仅仅依靠国内资本是不可能的,必须加大与国际优质资本的合作。提升产业结构,首先表现在扩大产业规模。没有足够大的产业规模,就难以占有足够多的市场份额,就缺乏抵抗各种市场风险的基本实力。从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规模的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美国迪斯尼公司,本来只是一个以休闲游乐为主业的公司,但随后向影视领域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190亿美元高价收购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ABC),二者合并为迪斯尼/ABC集团公司。合并后的公司不仅在资本规模上得到了扩张,而且在产业领域也得到了扩张,成为一个集广播电视、书刊、音乐作品、出版、影视动画节目制作、英特网与直销、休闲娱乐、相关名牌产品等于一体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经营范围最广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和媒体公司之一。其次表现为改组产业结构。这种结构有几个方面,一是资本结构,二是产品结构,三是组织结构。资本结构的改变主要是改变单一型资本结构,如不能仅仅是国有资本,或某一出资人的资本,而应该是具有优势的不同出资人资本的融合。由于出资人不同,代表的资本利益不同,有利于对资本的监管;有利于吸纳不同资本所有者的信息、智慧进行决策,改善经营;有利于抵御市场风险。产品结构的改善主要是改变单一产品结构,努力使企业在不同的产品领域都能占有市场。仅以出版为例,世界十大图书出版公司之一的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认为,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你必须立足于各个出版领域,不管是教育出版、专业出版,还是一般图书出版。而上世纪末在文化产业领域出现的风起云涌的兼并潮,正是各大集团通过资本重组,扩张自己产品领域,以占有更多市场份额的典型表现。以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为例,其产品本来只是图书出版印刷,但经过不断重组扩张,产品领域扩大到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直销、媒体服务、音乐娱乐等行业。可以说,优良的产品结构来自于优良的资本结构。这一表现还体现在由于资本的作用,企业在产品发展规划中向高科技产品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大文化企业集团除自身原有产品外,无一例外向影视传播、互联网传播发展,即是原于资本的作用。加大对国外资本的利用,除对资本结构、产品结构的提升外,还将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其主要特点是,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敏感性;增强企业管理的有效性,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强化。目前,各种管理论纷出,管理模式不一。但无论是哪一种管理模式,必须适用资本的要求。[page]

  五、加大对外融资力度将满足改善就业水平的需求。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就业问题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没有适度的就业,证明经济萎靡,社会不稳定因素强化。这一问题就我国而言,更加严峻,一是新生的就业人口不断增加;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出现了大量下岗待业人员,急需安排新的就业岗位;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新的就业需求。总的来说,我国就业压力逐步加大,劳动力供应大幅度增加。而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扩大乏力。一般发达国家总人口就业率比较高,在50%左右,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0%。而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就业人口一直保持在56-57%左右,明显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属于高就业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既有产业水平来增加就业,其空间很小。与此相应的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劳动力供求匹配率低,劳动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小。据资料分析,2006年我国新成长劳动力900余万人;登记失业人员840万人;下岗人员460万人,其它300余万人,合计约2500万人;而新增就业岗位只有800万个,自然减员腾空岗位300万个,合计只有1100万个。与就业岗位需要相比,只有不到百分之五十。可以说,就我国而言,如何创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水平是十分迫切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如果在既有产业水平上做文章,显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问题更加严峻。所以,要通过改善产业结构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要大力发展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才能有效地创造新的更多的就业岗位。就文化产业本身而言,其发展竞争需要一流的创意人才、高科技人才、营销人才。但与此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从事初级劳动的工作人员。这些所谓的初级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服务的服务人员、具有初级技能的技工、有一定专业背景的销售、维修人员等。如要创作生产一部预期回报丰厚的电影产品,其编、导、演等各个环节的主创人员当然要非常优秀。但并不等于所有参与这项生产的从业人员都要有很高的专业水准。比如所需要的木工、电工,就不必有很高的教育水平。再比如群众演员,也不必是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职业演员。事实上,这方面的成功范例很多。如浙江横店影视城,除其经营管理人员外,产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直接介入影视制作的包括服装、道具、舞美等制作工人、群众演员、经纪人等。简接介入的相关产业的就业人员如餐饮、交通、卫生、医疗等。以美国的费城为例,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苏联和东欧的剧变,冷战结束,导致美国的军费开支减少。而以重工业和军火工业为主的费城面临着调整产业结构的严峻挑战。费城的决策者认为,要在大费城地区大规模地向文化领域投资。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文化产业的产值达到了3亿美元,每年增加5.64亿美元的消费额,雇佣全职和兼职员工5500人,增加工作岗位11000个。据资料介绍,费城地区的每1美元的文化投资支持了2美元的消费支出,每2500美元的消费支出就可以提供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可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有效地改善就业水平。而这一发展,必须不断增加对文化及其产业的投入。这种投入仅仅依靠国内的资金是不够的。

  发展文化产业,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强做大,使之能够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国际市场竞争是目前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广泛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的合作、竞争,特别是争取更多的国外资本投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目前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当然,并不是仅仅依靠国际资本,我们的文化产业就可以得到发展。相反,我们还必须特别注意由于国际资本的大量进入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这已经不是本文探讨的问题了。

商业招商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213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商业招商律师团,我在商业招商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