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专辑

合同撤销的条件

2020-10-22 11: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撤销是指当事人对合同的内容有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可以经利害关系当事人请求。那么下面为你整理了合同撤销的条件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可撤销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一、可撤销合同应具备哪些条件

可撤销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由于意思表示不真实,或者是出于重大误解从而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予以撤销的合同。一般认为,可撤销合同要满足以下:

1、缔约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这其中包括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情形。《合同法》第54条对此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

2、合同是否撤销必须由享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提出主张时,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才能予以撤销,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一般是不能依职权主动来予以撤销的......

浏览全文 >
二、赠与合同可撤销的情形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地送给受赠人,受赠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赠与合同可以发生在个人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相互之间。赠与的财产不限于所有权的移转,如抵押权、地役权的设定,均可作为赠与的标的。在将某一事物赠与之后,我们是可以与赠与人签订赠与合同的,可是在签订赠与合同之后想要将赠与事项撤销的话,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做呢?法律是怎么样规定的?那么,赠与合同可撤销的情形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赠与合同可撤销的情形

<......
浏览全文 >
三、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
合同可撤销的情形:1、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4、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
浏览全文 >
四、撤销合同的赔偿
一、合同被撤销以后,也将产生赔偿损失的责任。二、根据2021年《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浏览全文 >
五、可撤销合同的效力
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所谓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有效与否,取决于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是否行使撤销权的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浏览全文 >
六、撤销合同的诉讼时效

大家好,我是找法网特邀嘉宾律师闫素娟。

根据《合同法》规定,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中行使撤销权的期间是1年。

当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算,一年不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可变更或者可撤销的合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
浏览全文 >
声明:找法网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