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专辑

工程死亡赔偿协议

2022-03-27 17: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用到的协议书的场合越来越多,签订协议书能够有效地约束一些违法行为,签订协议书也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纠纷,关于赔偿协议书也是有一定格式的。那么工程死亡赔偿协议是什么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交通事故死亡赔偿协议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协议甲方:李某(受害人之妻)乙方:钱某(驾驶员)丙方:某公司(车主)因受害人王某驾车与钱某驾车相撞导致王某死亡,甲乙丙三方经充分协商,同意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事达成以下一致意见:一、三方确认,乙、丙方共应赔偿甲方人民币232224.57元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协议

甲方:李某(受害人之妻)

乙方:钱某(驾驶员)

丙方:某公司(车主)

因受害人王某驾车与钱某驾车相撞导致王某死亡,甲乙丙三方经充分协商,同意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事达成以下一致意见:

一、三方......

浏览全文 >
二、工伤死亡赔偿协议

工伤死亡赔偿协议怎么写?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工伤死亡赔偿协议相关文书。

工伤死亡赔偿协议书范本

甲方:成都市xxx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xxx,职务:经理

乙方:刘xx,刘三之父,身份证号码:

黄xx,刘三之母,身份证号码:

乙方之子刘三系甲方单位的工人,因工作原因于2008年8月7日发生工伤事故,经抢救无效于2008年8月7日死亡。刘三,男,19岁,身份证号码:4......

浏览全文 >
三、死亡赔偿协议可否反悔

分析:

第一种观点认为:该赔偿协议无效。

理由是:一、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已经成立,但严重欠缺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自始、绝对、确定、当然不按照行为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因此,无效的民事行为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民事行为不符合法定有效条件,不能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民事行为。

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

浏览全文 >
四、工伤死亡赔偿协议范本

引言:工伤死亡赔偿协议书是雇佣与雇员之间的协议证明书,具体的书面格式还有其它该注意的问题都如下文所示,请读者认真阅读。

工伤死亡赔偿协议书

王××工伤死亡赔偿协议书

甲方:1、李××,王××之子。

2、李××,王××之夫。身份证号码:………。

浏览全文 >
五、建筑工地意外死亡赔偿标准

属于工伤,建筑公司应该进行赔偿。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什么?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

浏览全文 >
六、家装合同违约可以得到赔偿吗

家装合同被违约一般可以得到赔偿。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二条规定,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请求对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浏览全文 >
七、工地工人意外死亡赔偿
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
浏览全文 >
八、行政赔偿的项目能协议吗?
行政赔偿的项目能协议。申请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的,双方可以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等有关赔偿事项进行自愿协商,赔偿义务机关决定给予赔偿的,应当制作赔偿决定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三条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应当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并可以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协商。赔偿义务机关决定赔偿的,应当制作赔偿决定书,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送达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决定不予赔偿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书面通知赔偿请求人,并说明不予......
浏览全文 >
声明:找法网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