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二审被告能否出具证据

2021-07-16 10: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行政诉讼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行政诉讼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按照当前我国法院审判的精神,法院审理案件时必须要以行政相对人所能提供的证据作为审判的依据。也就是说,在行政诉讼中,行政相对人对于自己所提供的主张必须要提交证据予以证明,同时,证据突袭是不允许的。那么,行政诉讼二审被告能否出具证据呢?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有关内容。

  一、行政诉讼二审被告能否出具证据

  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的,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证据。

行政诉讼二审被告能否出具证据

  二、如何认定二审新证据

  司法实践中一般是这样认定新证据的:

  1、是在举证期限内虽已客观存在,但未被当事人知悉,掌握的证据。

  2、是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且有条件取得,因不了解其证据价值而未提出的证据,但法院已经予以释明的除外。

  3、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但在举证期限内因客观原因未能取得的证据。

  4、是为了反驳对方的主张或举证,而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出的证据。

  5、是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法院准许延期,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违反客观事实的。但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未能在期限内提供证据的,应明确排除在“客观原因”之外。

  三、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是什么

  根据证据的来源和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以下七类:

  1、书证。即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的内容表达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的思维或者行为的书面材料。如行政机关的文件、文书、函件、处理决定等。作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在诉讼中必须提交的书证。

  2、物证。即以物品、痕迹等客观物质实体的外形、性状、质地、规格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肇事交通工具、现场留下的物品和痕迹等。

  3、视听资料。即以录音、录像、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及数据等转化为各种记录载体上的物理信号,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音像磁带、计算机数据信息等。

  4、证人证言。即直接或者间接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陈述。一般情况下,证人应当出庭陈述证言,但如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证应与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适应。

  5、当事人陈述。即本案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件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和承认。

  6、鉴定结论。即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鉴定人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就与案件有关的专门问题所作的技术性结论。根据鉴定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医学鉴定、文书鉴定、技术鉴定、会计鉴定、化学鉴定、物理鉴定等。

  7、勘验笔录、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或者物品进行勘察、检验、测量、绘图、拍照等所作的记录。现场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情况及其处理所做的书面记录。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行政诉讼二审被告能否出具证据的相关内容。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案件审理所需要的证据都必须在一审中提出,二审原则上是不允许提出新证据的。除非该证据是在二审期间发现的。如果您对行政诉讼二审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行政诉讼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187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行政诉讼律师团,我在行政诉讼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