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中所有当事人必须出庭吗

2021-04-23 17: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行政诉讼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行政诉讼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法院在受理之后会择期进行开庭审理,在庭审中,法院会对事情的经过、矛盾纠纷点进行深入了解、对证据也会进行审查,在庭审后就会出具判决书,那么,行政诉讼中所有当事人必须出庭吗?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行政诉讼中所有当事人必须出庭吗

  在诉讼中,不是必须出庭的当事人可以不出庭,可以缺席判决。必须出庭的当事人拒不出庭的,法院可以拘传或者延期审理。

行政诉讼中所有当事人必须出庭吗

  二、行政诉讼起诉条件有哪些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中自然人应提交身份证明;法人应提交当年度经年检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工商部门、编委等其他登记部门出具的法人资格证明;其他组织应提交营业执照或其核准登记部门出具的资格证明。同时,原告应确认自己的受送达人和送达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并承担因送达不能而产生相应法律后果。

  2、有明确的被告。被告应是作出所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并提供被告明确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的详细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原告应提供与争议事实有关的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并填写证据清单,注明证据名称、份数、证明对象及提交时间。

  2、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行政诉讼一审程序

  在人民法院受理了当事人的起诉之后,就要开始对引起纠纷的行政案件进行审理了。首先进行的,是对该案件进行一审。行政案件的第一审程序是指一审法院对行政案件进行审理应适用的程序,包括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合议庭评议和判决等阶段。

  审理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1、人民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2、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3、应公开审理的案件,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时间、地点。

  法庭审理开始阶段的工作有:

  1、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报告审判长;

  2、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并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行政诉讼中所有当事人必须出庭吗的相关内容,在行政诉讼中,有的当事人是开业i不出庭的,可以委托自己的代理人出庭即可,对于不出庭的也可以进行缺席判决,但必须出庭的,一定要出庭,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行政诉讼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740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行政诉讼律师团,我在行政诉讼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