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变更强制措施是什么意思

2021-03-22 15: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行政诉讼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行政诉讼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对一些案件的审理由人民法院处理之后会作出判决书,然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当事人要根据判决书来进行执行,但是有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当事人拒绝执行的情况,这种时候可以要求法院强制执行。那么变更强制措施是什么意思?下面找法网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变更强制措施是什么意思

  变更强制措施,是指司法机关因案件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已采取的强制措施。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应当撤销或者变更。对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一审、二审的被告人,不能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内办结,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办法对社会没有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中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规定,在司法拘审期间,被拘审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强制措施的性质是预防性措施,而不是惩戒性措施。即适用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和审判,进行毁灭、伪造证据、继续犯罪等妨害刑事诉讼的行为。所以强制措施同刑罚和行政处罚存在本质区别。

变更强制措施是什么意思

  二、逮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条件

  逮捕的三个条件是: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

  当逮捕的这三个条件发生变化时,则可能导致变更逮捕措施。

  三、刑事强制措施的期限

  1、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期限刑诉第58条自取保候审后的次日起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2、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的期限刑诉第58条自监视居住后的次日起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3、对犯罪嫌疑人传唤期限刑诉第92条自传唤后次时起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4、对犯罪嫌疑人拘传的期限刑诉第92条自拘传后次时起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5、对被拘留的人讯问的期限是自拘留后次时起24小时以内;

  6、对被逮捕的人讯问的期限刑诉第72条自逮捕后次时起24小时以内;

  7、拘留后,把拘留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他的所在单位的期限刑诉第64条自拘留后次时起24小时以内(除有碍侦查和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

  8、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期限刑诉第69条第1款、第2款自拘留后的次日起3日以内,特殊情况下可延长1至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可延长至30日;

  9、逮捕后,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逮捕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的期限刑诉第71条第2款自逮捕后次时起24小时以内(除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

  10、对于扣押的物品、文件、邮件、电报或者冻结的存款、汇款,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解除扣押、冻结;退还原主或邮电机关的期限刑诉第118条自查清后次时起三日以内。

  以上就是关于变更强制措施是什么意思的相关介绍,如果要变更强制措施,就要了解一下相关的流程,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以要求变更强制措施,注意一下具体手续的办理。对此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建议可以咨询一下找法网的律师。

行政诉讼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191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行政诉讼律师团,我在行政诉讼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