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强制执行法律条文的规定有哪些

2021-05-23 16: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执行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执行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很多人在法院作出民事判决之后,如果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来执行,就会走上强制执行这一步,强制执行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来进行。那么强制执行法律条文的规定有哪些?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来为您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什么是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它们一经生效,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提出申请的权利人称申请人,被指名履行义务的人称被执行人。

强制执行法律条文的规定有哪些

  二、强制执行期限多长时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三、强制执行法律条文的规定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254条 强制执行的标的应当是财物或者行为。当事人拒绝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的,人民法院应向当事人发出执行通知。在执行通知指定的期间被执行人仍不履行的,应当强制执行。

  255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支付令,由制作支付令的人民法院负责执行。

  256条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包括仲裁裁决书、公证债权文书。

  《民事诉讼法》中的强制执行措施

  1、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股票等财产;

  4、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车辆等动产;

  5、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应收账款等财产;

  6、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土地、房产等不动产;

  7、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返还特定的财物;

  8、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9、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10、限制出入境等。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强制执行法律条文的规定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了。综上可知,强制执行主要就是针对于一些明知自己错了却不接受行罚的公民的法制措施。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

执行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060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执行律师团,我在执行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