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执行公正

2019-06-28 20: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执行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执行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执行公正是司法公正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法律对人民法院民事强制执行工作的要求,也是人民法院民事强制执行工作实践追求的目标,执行公正包括以下要点:一是依法执行。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行,是提高执行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执行公正的基本要求,执行

  执行公正是司法公正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法律对人民法院民事强制执行工作的要求,也是人民法院民事强制执行工作实践追求的目标,执行公正包括以下要点:

  一是依法执行。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行,是提高执行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执行公正的基本要求,执行活动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执行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图便捷而舍弃法定程序,执行人员在执行程序中必须一丝不苟地按照法定程序操作,切实有效地防止矛盾激化,保持良好的执行秩序。

  二是执行中立。执行人员的中立性要求执行人员要严格遵守法律关于执行回避制度的规定,执行人员有法定应当回避情形,就不得参与民事执行活动。

  三是执行公开。执行公开具体要求公开立案条件和执行人员、期限,公开执行流程管理,公开对涉及当事人重大权利、义务事项的处理,公开执行材料。执行公开是执行民主化的体现,能够提高执行透明度,增强执行公信度,是执行公正的重要内容。

  四是执行公平。执行公平要求法院执行人员应当充分尊重执行当事人双方的法定权利,充分尊重执行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自治表示,对执行当事人的意见应当认真审查,及时答复,不得不予理睬或有反感情绪或不予审查即予以驳回。

  五是执行形象公正。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直接面对社会的各种矛盾,置身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中,应当持证着装,规范执行用语,并善于做教育说服工作,要通过规范的言行举止充分体现国家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形象,充分体现人民法院最讲理、最公正、最可信赖的形象,充分体现法院干警为人民的公仆形象,从而赢得执行当事人和社会民众的信赖和支持。

  六是执行效率。执行效率要求法院民事执行应当严格落实执行期限规定,及时完成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的案件。

  【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第一百二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第二百一十一条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page]

  第二百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财产时,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单位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派人参加。

  对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执行员必须造具清单,由在场人签名或者盖章后,交被执行人一份。被执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他的成年家属一份。

  第二百二十六条 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应当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规定交有关单位拍卖或者变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国家禁止自由买卖的物品,交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

  第二百二十九条 强制迁出房屋或者强制退出土地,由院长签发公告,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执行员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时,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单位或者房屋、土地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派人参加。执行员应当将强制执行情况记入笔录,由在场人签名或者盖章。

  强制迁出房屋被搬出的财物,由人民法院派人运至指定处所,交给被执行人。被执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给他的成年家属。因拒绝接收而造成的损失,由被执行人承担。

执行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053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执行律师团,我在执行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