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强制执行的基本原则

2014-08-20 17: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执行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执行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民事强制执行的基本原则,是指对民事执行立法、执行实践活动起指导作用、执行主体必须遵守的指导性规则。

  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执行文书包括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以及依法应由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它们一经确定,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提出申请的权利人称申请人,被指名履行义务的人称被申请人,又称被执行人。申请人是胜诉的一方,被申请人是败诉的一方。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

  民事强制执行的基本原则,是指对民事执行立法、执行实践活动起指导作用、执行主体必须遵守的指导性规则。强制执行基本原则不同于指导思想。后者的效力层次更高,内容更抽象,而基本原则相对于指导思想而言,更具有直接的操作性。

  民事强制执行基本原则是执行工作应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执行基本原则的效力高于强制执行法律规则,强制执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强制执行制度的具体法律规范,并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款予以体现,是被普遍遵循的强制性行为准则。因此,在制定执行法时,应以基本原则为指导,落实基本原则的要求。

  民事强制执行基本原则是执行司法实践的指导准则。作为执行权实施主体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和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以及具有法定协助义务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执行程序中都应当遵守执行原则。只有充分贯彻执行原则的精神和要求,才能做到依法、公开、规范和文明执行,实现执行程序公正。

执行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119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执行律师团,我在执行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