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黑色纵容:酒后驾车险?

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保险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保险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非常事故特约损失险”,即俗称的“酒后驾车险”,2年前自保险公司推出后,质疑很多,而投保寥寥。据推出该险的天安保险公司杭州分公司介绍,两年时间,投保人只能用“个

  “非常事故特约损失险”,即俗称的“酒后驾车险”,2年前自保险公司推出后,质疑很多,而投保寥寥。据推出该险的天安保险公司杭州分公司介绍,两年时间,投保人只能用“个位数”来计算。正当它被人遗忘时,近日杭州出现的酒后驾车肇事一案,使它重新被人记起。

  案发后酒后驾车险忽受关注

  问的人多了

  10月21日凌晨,杭州某单位驾驶员吴某,在南山路西部小镇酒吧聚会结束后,驾车送一女孩回家,不幸在西湖隧道撞墙翻车,致女孩当场死亡。事发后,经检测,吴某是酒后驾车引起的。而根据有关规定,酒后驾车导致事故产生的所有损失,保险公司概不赔偿,司机本人必须全部承担所有的医疗、丧葬、车辆损失、人身赔偿等费用共30万元。

  此事发生后,一向沉寂的酒后驾车险突然又活跃起来。这几天,天安保险公司杭州分公司客服部每天都会连接到好几个电话——客人都是来问酒后驾车险投保的事。“酒后驾车险怎么保的?要多少钱?我想给我先生保一下。”一位史女士说,他先生是做生意的,免不了有应酬,喝酒更是家常便饭,她想如果肇事司机事先投保了酒后驾车险,那么这30万赔偿就由保险公司买单了,至少吴某在经济上不至于损失惨重。

  不能单独买此险

  酒后驾车险实际上是第三者责任险的补充,因为该险种规定:投保人酒后驾车肇事,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失的,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最高可赔偿25万元,保险费约2200元。

  由于这几天询问酒后驾车险的人明显增加了,保险公司变得十分谨慎。昨天据天安保险杭州分公司介绍,该险种是附加险,客户要投保,首先得有个条件,主险必须保在天安,也即车险中的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座位险、自燃险、不计免赔险等在天安投保后,方能保这个险;如果你车险保在别的公司,就无法买酒后驾车险了。另外,投保此险也不是说保就能保的,客户投保资料要总公司审核,如果总公司通不过,分公司是不能保的。

  案例一

  酒后驾车闯祸 保险公司买单

  2005年4月9日晚上10点多,蔡某和朋友聚会结束后,带着一身酒气坐进自己的轿车,疾驰而去。当其穿越道路中心黄线时,不幸与相向正常行驶的一辆出租车发生碰撞,导致两车不同程度受损。值得庆幸的是,两车驾驶员都没有受伤。

  事故发生后,出租车被送往汽车维修公司修理,经交警部门认定,蔡某酒后驾车,负本事故的全部责任。某保险公司定损后对受损汽车进行修理,至同年4月22日修理结束恢复运营,共花去维修费11800元。蔡某先行垫付了该笔维修费。

  事故处理完了,车子也修好了,看似一切解决了,可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费用却引起了三方争议。

  向谁理赔惹争议

  对于是否能够理赔?保险公司立刻拿出《保险法》振振有词地说,按照《保险法》规定,“司机酒后驾车、肇事后逃逸的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是不负责任的。”蔡某酒后驾车撞了人,所有的损失都应该由蔡某个人承担。

  作为出租车司机的金先生出了事故后也是很烦恼,由于自己和别人合租一辆出租车开,每月需向公司缴纳承包费7600元,自己和另外一个驾驶员轮流开车。事故发生后,为处理交通事故及维修车辆,出租车停运13天,如今自己已经按照每天350元计算,赔给了另外一名驾驶员损失4550元了,而自己这些天的损失还不知向谁要。

  对此,蔡某也是有凭有据,他称自己的车投了第三者责任险,金先生的理赔额在保额之内,即便是赔偿,也应由保险公司承担。

  无奈之下,金先生将某保险公司和蔡某一起告上法庭。

  判决保险公司赔偿

  法院审理认为,目前,江苏省已经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实行了强制,《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其配套实施的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条例尚未出台,中国保监会就此要求保险公司暂以第三者责任险代替机动车第三者强制险。

  《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保险公司责任,是一种法定责任,赋予了赔偿权利人对保险公司的直接请求权,故本案保险公司应对保险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原告金先生的财产损失在第三者责任险范围内直接承担赔偿责任。第三者责任险包括第三者人身和财产损失。

  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超出肇事车辆的保额范围,故应由被告某保险公司在保额范围内对原告作出赔偿。

  据此,苏州江苏水库路北分岔口时,车撞到石头受损严重。高某因怕董某酒后驾车出事故保险公司不理赔,就打电话将手下崔某叫到现场,由崔某报案,向交警称车由崔某驾驶。交警开具了《道路交通事故简易程序处理书》,高、崔二人随后骗保179500元。骗保之事露馅后,参与骗保的高某和崔某被抓获。

  ■法官点评

  今年2月25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一)》,意见中明确了保险公司在相关诉讼中的责任。比如其中第五段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的赔偿责任,是指无论交通事故当事人是否有过错,保险公司都应予以赔偿。第六款则规定,在有关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专门性规定实施前,对于机动车方已根据机动车登记地地方性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强制性规定投保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也应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由保险公司直接承担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赔偿责任。

  由于目前江苏省在《三责险强制条例》未出台之前,直接将保险公司目前运营的商业险视为强制险,从而导致在处理该类案件中,按照《保险法》,司机酒后驾车、肇事后逃逸的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是不负责任的,但现在一律按照强制责任险来处理。保险公司只能为有过错的闯祸者“买单”。

  ■争议:支持者:酒后驾车现象的多寡与是否有赔偿没有必然联系。新交通法规没有执行的时候,每天照样有大量贪杯者上路。第三者责任险对酒后驾车导致的后果做出赔偿,并没有纵容交通肇事行为,也没有造成交通肇事的增加。酒后驾车违反交通安全法,并不会因为有了第三者责任险就能逃避法律制裁,两者并不矛盾。

  反对者:酒后驾车会无所顾忌。某高校一位讲师认为,酒后驾车损害公共利益不能作为保险标的。保险法中也有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对此不承担责任。酒后驾车责任都由保险公司承担,免除了酒后驾车者的民事赔偿责任,等于变相纵容了酒后驾车行为。

  中立者:将第三者保险强制性地列为机动车的义务,是新交法的重大突破,减轻了事故双方的经济损失。就这部法律本身,其相对超前的立法精神和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相关的配套法律规定,包括第三者责任保险和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实施细则,没有及时推出,这大大影响了其法律权威,应尽快完善。

  Tip:不纵容酒后驾车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酒后驾车肇事导致的法律责任有三种: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其中,所有酒后驾车的驾驶员都必须承担某一形式的行政责任,而民事责任只有酗酒的驾驶员给其它人造成伤害以后才需要承担。“酒后驾车险”保的就是这部分民事责任。也就是说“酒后驾车险”只能帮助肇事驾驶员减轻部分民事责任,即对饮酒后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进行补偿,并不代替驾驶员承担其它的行政责任。所以即使投保了该险种,其它惩罚也是免不了的。[page]

  事实上,为自己酒后壮胆的毕竟是极个别人,这从保险公司推出此险种后,投保者寥寥可看出;另外,如果你平时喜欢喝酒,保险公司这里大多也通不过——有哪家保险公司愿为这些冒失鬼买单。业内人士分析,保险公司推出此险主要目的是为自己聚些人气,以此来促销其它险种。作为驾驶员,关键是要记住:千万别酒后开车。

中金在线·老燕

保险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818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保险法律师团,我在保险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