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产品不合理 少儿险市场呼唤理性

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保险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保险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每年的6、7、8月,都会是孩子们的“快乐假期”;每年的6、7、8月,也会是少儿险的营销高峰期;于是,每年的6、7、8月,也就变成了保险营销员的“赚钱假期”家长购买误





  每年的 6、7、8月,都会是孩子们的“快乐假期”;每年的 6、7、8月,也会是少儿险的营销高峰期;于是,每年的 6、7、8月,也就变成了保险营销员的“赚钱假期”

   家长购买误区多

  昨天的一场大雨给申城市民带来了阵阵清凉,但是,少儿保险市场的战火刚刚燃起。进入六月,一年一度的暑期少儿险营销正式拉开帷幕———

  营销战火再起

  为了争夺高效益的少儿险市场,保险公司推新品、办活动、赠险种,纷纷亮出了自己的十八般武艺。

  新华人寿应时推出了一款储蓄型少儿险———“成长阳光(分红型)少儿保险不幸身亡。由于生前只为2岁儿子买了一份两全型保险,于是他留给儿子的只是2万元的保费豁免,以及到儿子18岁才能领取的微薄教育金。保险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保障。

  理财顾问分析说,如果当初刘先生把给儿子买保险的钱用来为自己建立保障,或许此时,儿子拿到的将是几十万元的理赔金。

  市场需要理性

  其实,所有这些问题都可归结为一个原因:利益驱动。

  某业内人士透露,同样储蓄类的保险产品,少儿险的保单均件保费通常要比成人高出20%到50%不等。这也就意味着花同样的成本销售一件保单,少儿险保单利润要相对高出很多。

  于是,受利益驱动,保险公司更愿意开发低保障高利润的储蓄型产品;受利益驱动,保险营销员更乐意利用“父母对孩子的疼爱”做文章。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攫取了高额的利润,保险营销员拿到了大笔的佣金,对保险认识不足的消费者成了被“忽悠”的对象。

  而这样做的结果,从小范围来看,消费者买错了产品,无法体会到保险的好处;从大范围讲,保险公司失去了口碑,甚至整个保险业都将走入死胡同。

  少儿险市场需要理性,不光是家长的理性消费,更需要保险公司的理性经营。

保险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140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保险法律师团,我在保险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