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万能险:投保人为何持续追捧?

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保险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保险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投资型险种一度热卖,其最初的保障功能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业内人士坦言。日前,中国保监会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8月,我国人身险公司万能险业务增势强劲,累计实现保费收入

  “投资型险种一度热卖,其最初的保障功能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业内人士坦言。日前,中国保监会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8月,我国人身险公司万能险业务增势强劲,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61.71亿元,同比增长138%,占寿险总保费收入的10.55%,较上年同期上升了5.55个百分点。

  很多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是为了获得高于银行利息的回报,在加息及利率变动的条件下,寿险市场“主打”的万能型产品因保障设计灵活、投资具保底及息涨随涨功能而凸显优势。同时,销售万能险的主要渠道银邮代理,增速却有所减缓。8月末统计显示,银邮代理渠道累计实现人身险保费收入865.7亿元,同比增长58%.记者了解到,这个增速比过去一个时期银保业务通常达到的100%至300%的增速有显著减缓。“这与监管部门的紧急降温是分不开的,适当地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对解决未来矛盾的产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业内人士分析说。

  南京某寿险公司相关人士称,购买一定的投资型险种本无可厚非,盲目追捧无视自身消费能力,则是一大投资误区。“在购买万能险时,业务员往往会拿收益和存款利率进行比较。”某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称,万能险产品和银行储蓄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更不能将万能保险产品视作银行储蓄的替代品。保监会特别提示,万能型保险产品回报主要是由保险公司的投资情况决定,超过最低保证利率以上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产品说明书或保险利益测算书中超过最低保证利率以上的测算数字只是对未来收益的假设,不能作为对未来实际收益的保证。同时,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并非全部用于投资增值,而是要扣除风险保障费用和公司的经营管理费用。因此投保人应了解万能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或结算利率的计算基础,不要把已缴纳的全部保费作为基础简单套算最终收益。

  “更多的消费者只看眼前利益,并没有详细了解险种的特性,纠纷也会由此产生。”业内人士称,目前万能险的销售过程中,消费者已经表现出购买的盲目性。多数万能型人身保险产品期限较长,投保人要确认自己是否有足够稳定的财力支付保费。毕竟,万能险产品长期持有才能获得较好的回报,短期中途退保必有一定的损失。同时,在投保前一定要对万能险作全面的了解。与传统寿险相比,万能险投保人所交保费将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保险保障,另一部分用于储蓄投资。投保人要了解自己最需要的保障是什么,不要盲目“跟风”。他特别强调说,如果在保障性保险尚不足的情况下,选择保费较高的万能险,是不明智的。[page]

保险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029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保险法律师团,我在保险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