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集资诈骗罪定义及立案标准

2024-05-13 20: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集资诈骗罪,非法集资数额达10万元以上即达立案标准。文章将详述集资诈骗罪的定义、立案标准以及与诈骗罪的区别,旨在提醒公众提高警惕,共同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一、集资诈骗罪定义及立案标准

  1.集资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

  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满足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3.该解释还规定,集资诈骗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

  4.对于集资诈骗的数额计算,应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为准,案发前已归还的数额应予扣除。

  5.但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广告费、中介费、手续费、回扣等费用,以及支付的利息,不计入诈骗数额。

  二、立案标准说明

  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两个方面。

  1.一是集资诈骗的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这是认定“数额较大”的标准。

  2.二是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特定情形之一的,也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些情形包括:

  1.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3.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公众利益,维护金融秩序,对非法集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集资诈骗罪定义及立案标准

  三、与诈骗罪区别

  集资诈骗罪与诈骗罪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1.两者侵犯的客体不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两者侵犯的对象也不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对象是社会不特定公众或单位的资金;而诈骗罪侵犯的对象则是某一特定人或单位的公私财物。

  3.两者在客观方面、诈骗数额、犯罪主体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些区别反映了两种犯罪行为的本质不同,对于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任何人都不得因为想要获得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就实施非法集资行为。否则,一旦集资的数额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可能涉嫌犯非法集资罪。

  你遇到过集资诈骗吗?对集资诈骗罪还有哪些疑问?欢迎在找法网留言探讨,我们一起揭开集资诈骗的真面目,共同守护财产安全!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631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