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债权转让后能起诉原债务人吗

2024-05-21 17: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债权转让后能否起诉原债务人?本文详细解读了债权转让后的法律效应,包括转让生效的条件、债权转让的具体类型等。通过了解这些内容,您将更好地掌握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

  一、债权转让后能起诉原债务人吗

  1.债权转让后,债权人确实有权起诉原债务人,但这一权利并非无条件。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债权转让的受让人将取代原债权人的地位,成为原合同关系的新债权人。

  3.原债权人因债权转让行为而丧失其债权,而受让人则对债务人享有新的债权请求权。因此,在债权转让后,受让人有权起诉原债务人。

  然而,这一权利并非无限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规定,债权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否则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2.债权转让的通知一旦发出,便不得撤销,除非得到受让人的同意。

  3.第五百四十七条还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时,受让人将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从权利除外。

  这些从权利的取得,不因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二、债权转让的具体类型

  债权转让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公司依法注销后的债权转让尤为值得关注。这类转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支付转让型:在这种类型中,企业在采购时,会用持有的第三方的债权作为货款支付给销货方。

  这意味着销货方收到的货款实际上是应收账款,而债务人并非购货方,而是与购货方有债权债务关系的第三方。

  2.债务重组型:这种类型涉及持有债权债务的各方通过协议或其他途径协商债权转让的行为。

  这类转让的特点是,债权债务的交易活动在重组前已完成,或者债权转让时并不伴随新的交易行为。

  3.非货币型:这种类型发生在企业进行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易中,其中含有部分应收账款。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计算应收账款占非货币性资产的比例。

  4.有负债型:这种类型涉及转让应收账款时,转让方对未来应收账款的实现与否负有连带责任的转让行为。

  例如,用应收账款作抵押进行的融资,虽然表面上应收账款已转让给贷款方,但应收款项到期是否能收回在融资时并不确定,因此对于转让方而言,这是一项或有负债。

债权转让后能起诉原债务人吗

  三、债权转让生效的条件

  要使债权转让生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债权必须合法有效且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前提。

  如果转让无效的债权或已经消灭的债权,那么这种转让的标的就不存在。这种限制性规定的目的在于防止受让人、国家、集体利益受损。

  2.转让不得改变债权的主要内容。尽管债权转让只是主体上的变更,但如果改变了债的主要内容,那么就会发生新的合同关系,而不再属于转让性质。

  3.债的非主要内容变更,如经对方承诺,则成立新合同,但已不属于债权转让的范畴。

  4.在我国,债权人有权对自身的债权进行转让,但在转让过程中必须遵循我国的法律规定。

  5.在办理债权转让时,相关的当事人需要书写合同,以保护各自的权益。同时,我国也保护这类债权转让,以确认相关债权人的权益。

  你对债权转让还有疑问吗?欢迎在找法网上提问,我们的法律专家将为你提供详细的解答和专业的建议。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896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