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仲裁委员会和法院的区别

2024-06-27 00: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仲裁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仲裁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本文详细解析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在管辖、受案范围、管理机构、程序、收费及执行权利等方面的区别,帮助你更好地选择解决纠纷的途径。

  一、仲裁委员会和法院的区别

  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仲裁排除法院管辖,一旦选择了仲裁,就不能再向法院提起诉讼。

  2.受案范围上,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等在我国是不能申请仲裁的,而法院则可以受理这些案件。

  3.仲裁委员会和法院的管理机构不同,仲裁委的监督机构是中国仲裁协会,主要由律师和政府机构人员兼职从事,而法院则是国家的司法审判机关。

  4.程序上,仲裁是一裁终局的,而法院诉讼则是两审终审。

  5.在收费方面,仲裁费用较高,且不能缓交、免交、减交。

  二、受案范围和程序

  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在受案范围和程序上也存在不同。

  1.仲裁委员会主要受理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而法院则可以受理更广泛的案件,包括人事争议、劳动争议等。

  2.在程序上,仲裁程序相对简单,一裁生效,当事人不存在上诉的问题。

  (1)为了避免出现错误,仲裁法规定了一些补救措施,如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或申请撤销该仲裁裁决。

  (2)法院诉讼则实行二审终审制,二审判决是生效的判决,当事人应自觉履行。

仲裁委员会和法院的区别

  三、收费和执行权利差异

  1.在收费方面,仲裁费用通常较高,且不能缓交、免交、减交,这与法院的诉讼费用制度有所不同。

  2.在执行权利方面,仲裁委员会没有冻结房产和强制执行的权利,而法院则具有这些权力;如果仲裁裁决需要强制执行,当事人需要向法院申请。

  这种差异体现了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在职能和权力上的不同划分。

  综上所述,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包括管辖范围、受案范围、管理机构、程序、收费以及执行权利等。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者在职能和权力上的不同划分,使得当事人在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

  仲裁和诉讼各有利弊,你更倾向于哪种解决方式?如有法律疑问,找法网专业律师随时为你提供咨询服务,帮你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仲裁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799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仲裁律师团,我在仲裁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