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可撤销合同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有哪些呢

2024-05-23 17: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可撤销合同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具有特殊性质。其特点包括意思表示受影响、撤销权人可自由决定是否撤销,且在未撤销前合同有效。处理方法为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

  一、可撤销合同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有哪些呢

  可撤销合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可撤销合同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这意味着合同的一方或多方在签订合同时,其意思表示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影响或误导,导致合同的内容并非其真实意愿的反映。

  2.撤销权人是否行使撤销权以撤销合同,由撤销权人自由决定。也就是说,即使合同存在可撤销的因素,撤销权人也有权决定是否行使撤销权,从而使合同继续有效或失效。

  3.可撤销合同在未被撤销前,应为有效。这意味着在撤销权人未行使撤销权之前,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依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

  4.对于可撤销合同的处理方法,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在撤销过程中,撤销权人需要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证明合同存在可撤销的因素。

  二、撤销前合同的有效性

  1.在撤销权人未行使撤销权之前,可撤销合同是有效的。这意味着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依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

  2.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有效性是相对的,因为一旦撤销权人行使了撤销权,合同就会失去法律效力。

  3.即使合同在撤销前是有效的,但如果合同存在可撤销的因素,那么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合同的履行和解释。

  因此,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谨慎处理这些可撤销因素,以避免可能的纠纷和损失。

可撤销合同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有哪些呢

  三、《民法典》中的可撤销合同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可撤销合同的情形包括因欺诈、威胁、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而签订的合同。这些情形都是导致合同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原因。

  1.《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了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请求撤销;

  2.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了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请求撤销;

  3.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了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请求撤销;

  4.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了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可以请求撤销。

  你是否遇到过可撤销合同的情形?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判断和处理可撤销合同是一项重要技能。欢迎在找法网提出你的问题,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765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