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标准

2024-05-09 13: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标准、惩罚幅度和减刑条件在法律中有明确规定。年龄、犯罪情节、家庭背景等都会影响判决。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我们更公正地对待未成年罪犯,促进其改正自新。

  一、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标准

  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标准主要根据年龄和犯罪情节来确定。

  1.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60%。

  2.而对于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50%。

  3.如果未成年罪犯多次实施违法行为,或酗酒、赌博屡教不改,或有涉黑恶势力苗头,一般适用从宽幅度的下限或采用折减幅度之内的较小比例。

  4.如果未成年罪犯一贯表现良好,无不良习惯,或被教唆、利用、诱骗犯罪,一般适用从宽幅度的上限或采用折减幅度之内的较大比例。

  二、未成年人惩罚幅度

  1.在考虑未成年人犯罪的惩罚幅度时,还需考虑其是否受到严重家庭暴力、社会政治压迫等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

  2.如果确实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可以在规定的从宽幅度基础上再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但减少基准刑的最终幅度不得高于60%。

  3.对于可能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罪犯,如果同时符合初次犯罪、具有监管帮教条件、一贯表现较好,人格健全等条件,可以宣告缓刑。

  4.特别是当未成年罪犯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情节时,应当宣告缓刑。

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标准

  三、未成年人减刑条件

  1.对于行为人在年满十八周岁前后实施了不同种犯罪行为的情况,对其未成年以前实施的犯罪,应依照上述规定的从宽幅度确定量刑。

  2.而当行为人在年满十八周岁前后实施了同种犯罪行为时,在量刑时则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从宽比例。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未成年人在犯罪后能够得到适当的惩罚和教育,同时考虑到其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背景因素。

  未成年犯罪背后的原因复杂,家庭、社会、个人因素都可能影响他们的选择。如何更好地预防和干预未成年犯罪?欢迎在找法网留言探讨,我们共同为未成年人的未来努力。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635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大家都在问
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一、未成年犯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1、未成年犯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不予处罚; (2)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处其所触犯罪名相应的刑罚; (3)年满14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八种法定犯罪,或年满12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等侵害人身的严重暴力性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以相应的刑罚。 2、法律依据:《刑法》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未成年人犯罪应如何处理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所作的上述规定,解决的是认定犯罪方面的问题。考虑到未成年人由其生理和心理特点所决定,既有容易被影响被引诱走上犯罪道路的一面,又有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教育和改造的一面,因此从我国适用刑罚的根本目的出发并针对未成年违法犯罪人的特点,我国刑法在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上,还有以下两条重要而特殊的处理原则: 1、从宽处罚的原则。 即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就是说,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是一个法定的必须从宽处罚的情节。至于是从轻还是减轻以及从轻减轻的幅度,则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案件确定。 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刑法典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这里所说的“不适用死刑”是指不允许判处死刑,不是说“不执行死刑”,也不是说等满18周岁再判决、执行死刑,这是个原则要求。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