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欺诈有什么民事责任

2024-05-23 22: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合同欺诈涉及侵权民事、违法行政和犯罪刑事三大责任。本文深入探讨了合同欺诈行为的民事责任,包括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以及常见的合同欺诈情形,如伪造合同、货物引诱等。

  一、合同欺诈有什么民事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涉及三种主要责任:侵权民事责任、违法行政责任和犯罪刑事责任。

  1.关于侵权民事责任,合同欺诈行为因其过错侵害了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益,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这种责任要求欺诈方返还受害人的财产,并赔偿因欺诈行为导致的损失,包括预期利益的损失。同时,对于受害人的精神损害也应进行适当的赔偿。

  2.关于违法行政责任,合同欺诈行为破坏了合同当事人的平等地位、等价交换原则、交易自愿性和社会信用。

  这种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使交易者缺乏安全感,破坏了市场运行的信用基础。

  因此,欺诈方需承担一定的惩罚性经济义务,并通过经济惩罚进行强制教化。对于严重违法的行为,还可能需要吊销营业执照,实行市场禁入,以起到警示作用。

  3.关于刑事责任,当合同欺诈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时,行为人不仅需承担民事责任,还需承担刑事责任。

  二、常见的合同欺诈情形

  合同欺诈的常见情形包括:

  1.伪造合同:欺诈人通过伪造合同主体、合同内容等手段,凭空捏造或虚构合同,以骗取他人财物。

  2.货物引诱:欺诈方利用他人对紧缺或畅销商品的需求心理,签订虚假的购销合同,骗取定金或预付款。

  3.盗用、假冒名义:欺诈方冒充知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业务负责人,利用伪造的证明文件与他人签订合同。

  4.还包括盗用他人盖好合同专用章的合同纸、介绍信、合同占用章,或擅自刻制他人印章等手段。

  5.虚构主体:欺诈方伪造营业执照,虚构企业名称、资金、经营范围等,与他人订立合同,骗取财物。

  6.谎称专利技术引诱:欺诈方虚构能带来高额利润的专利或高新技术,引诱对方签订合同,骗取相关费用。

  7.虚假广告、信息引诱:欺诈方发布虚假广告和信息,引诱他人签订合同,骗取中介费、立项费等财物。

  8.虚构担保:欺诈人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引诱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

  9.抵债诈骗:欺诈人与对方签订合同后,以劣质产品抵货款,使对方蒙受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合同欺诈行为都构成合同诈骗罪,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满足合同诈骗罪的入罪条件和标准。

  在责任承担方面,若未构成犯罪,则主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和违法行政责任。

  了解合同欺诈的民事责任后,你是否对如何防范合同欺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需进一步了解或遇到相关问题,不妨在找法网上寻找专业律师的解答。

合同欺诈有什么民事责任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164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