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隐私权与肖像权区别

2024-06-19 16: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本文深入探讨了隐私权与肖像权的区别,并详细阐述了肖像权的内容和隐私权的包含权限。隐私权包括个人生活自由权、信息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和个人隐私利用权等权利。

  一、隐私权与肖像权区别

  隐私权与肖像权在法律保护上存在一定的区别。

  1.肖像权主要保护公民在肖像上的人格利益,即公民有权决定自己的肖像是否被使用、如何使用以及使用的范围等。

  2.隐私权则侧重于保护公民私人信息的秘密性和私人生活的安宁,包括个人生活自由权、信息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以及个人隐私利用权等。

  虽然肖像权和隐私权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交叉,例如公民的肌肤形态(尤其是性器官)既属于肖像权的保护范围,也属于隐私权的保护对象,但总体来说,二者在保护的人格利益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二、肖像权的内容

  肖像权作为标识性人格权,主要通过人面部形态的差异标识公民人格。

  肖像权的内容包括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制作、使用、公开或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以及决定使用肖像的方式、范围和时间等。

  公民也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制作、使用、公开或歪曲自己的肖像,以及以丑化、污损或其他方式侵害自己的肖像权。

  肖像权是公民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法律的保护。

隐私权与肖像权区别

  三、隐私权的包含权限

  隐私权包括以下权利:

  1.个人生活自由权:

  权利主体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

  这包括个人的生活起居、社交活动、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自由。

  2.信息保密权:

  个人生活信息,如身高、体重、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婚恋、家庭、社会关系、爱好、信仰、心理特征等,均属于个人隐私信息。

  权利主体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披露或公开这些信息。

  3.个人通讯秘密权:

  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信件、电报、电话、传真及谈论的内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窃听或窃取。

  这包括个人通信工具的使用、通信内容的保密以及通信自由等方面。

  4.个人隐私利用权:

  权利主体有权依法按自己的意志利用其隐私,以从事各种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

  但隐私的利用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有悖于公序良俗,即权利不得滥用。

  例如,利用个人身体的隐私部位制作淫秽物品即属于非法利用隐私的行为。

  综上所述,隐私权作为公民的基本人格权利之一,包括个人生活自由权、信息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和个人隐私利用权等权限。

  这些权限共同构成了隐私权的核心内容,旨在保护公民私人信息的秘密性和私人生活的安宁。

  了解完隐私权和肖像权的区别及内容,你是否对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法律建议,记得找法网随时为你提供帮助。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839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大家都在问
在朋友圈里与他人合拍侵犯肖像权、隐私权
法律分析:发别人照片到朋友圈是否违法要依据其具体用途来确定。未经别人同意,私自在网上发布别人照片,只有用于商业目的或者进行毁损、破坏、辱骂等人身攻击的,才构成对肖像权的侵犯,即犯法。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的,任何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条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一)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二)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三)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四)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五)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权人合法权益,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其他行为。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