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哪些

2024-01-05 21: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是八周岁以下的未成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包括限制不同等。

  一、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哪些

  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如下: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二、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有如下区别:

  1.两者性质不同:

  (1)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权力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将自己的行为作为民事行为的资格;

  (2)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以独立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民事行为能力是实现民事权利能力的条件;

  2.开始时间不同:

  (1)民事权利能力自出生以来就享有;

  (2)民事行为能力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

  3.持续时间不同。

  (1)民事权利能力与自然人不可分离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一旦出生,即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死亡是自然人丧失民事权利能力的唯一法定事由,并且民事权利能力不、得以任何方式予以转让,也不能抛弃或者继承。

  (2)民事行为能力不仅要达到一定的年龄,还要有健全的智力。

民事行为能力

  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找法网提醒,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需要视实际情况而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了他人损害的,是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名下有财产的,可以从本人财产中支付尤其造成的他人损害的赔偿费用;不足的部分再由监护人进行赔偿,监护人尽到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其民事责任。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342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