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如何鉴别是否存在合同欺诈行为

2023-12-01 01: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鉴别是否存在合同欺诈行为的方法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存在欺骗性或者诱导性行为;合同是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等。合同欺诈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

  一、如何鉴别是否存在合同欺诈行为

  证明合同是欺诈的要件分别有:合同一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有欺骗性或诱导性行为;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在欺骗或诱导性的情形下作出了虚假的意思表示;双方就合同达成了一致意见;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

  【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合同欺诈应该去哪里申请撤销

  可以到法院主张合同撤销权。如果合同诈骗行为涉嫌犯罪,刑事犯罪案件的管辖权在公安机关,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合同欺诈行为

  三、合同欺诈怎么向法院提起诉讼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411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