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取保候审案件送达法院后的审判程序是怎样的

2024-06-24 22: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取保候审案件送达法院后的审判程序是法院在准备好开庭工作后,会依法开庭对案件进行审理,然后当事人可以进行辩论,最后被告人进行陈述等。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不可以随意离开住所地,不可可以串供等。

  一、取保候审案件送达法院后的审判程序是怎样的

  取保候审案件送达法院后的审判程序如下:

  1.庭前准备。查阅公诉人移送审查起诉的案卷材料,必要时召开庭前会议排除非法证据。

  2.开庭。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查明各诉讼参与人是否已经到庭、宣读法庭规则等,审判人员就座后由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查明被告人基本信息,告知相关诉讼权利,询问是否申请回避等。

  3.法庭调查

  通过向被告人或证人发问以及举证质证等查明案件事实。

  4.法庭辩论

  控诉方与辩护方就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罪责轻重、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以及如何适用刑罚等问题,进行互相辩论。

  5.被告人最后陈述

  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一般来说,法院会根据案件情况进行判决,如果符合缓刑条件的,法院会依法判处缓刑。如果需要对被告人判处实刑的,法院会依法判处实刑。

  具体的法院会怎么判,还需要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

  二、取保候审期间需要遵循哪些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1.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2.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3.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4.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取保候审法院

  三、申请取保候审流程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申请取保候审流程是:

  1.本人或家属及聘请的律师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2.办案机关填写《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经县市级公安机关批准;

  3.提出保证人或提交保证金,经办案机关审查;

  4.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规定,交代事项,告知法律责任;

  5.将被取保候审人移交派出所执行;

  6.解除取保候审。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604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