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案件开庭审理都有哪些流程

2023-10-30 21: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民事案件开庭审理都有的流程是法院宣布开庭时间,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最后法院经审理后宣判,并下达民事诉讼判决书或裁定书。民事案件开庭审理后一般是在审结后出具判决书,具体时间没有明确规定。

  一、民事案件开庭审理都有哪些流程

  民事开庭程序步骤是:

  1.宣布开庭;

  2.法庭调查。法庭调查又包括当事人陈述、举证质证;

  3.法庭辩论。法庭辩论遵循先原告后被告,然后互相辩论的顺序,辩论的内容是双方当事人争论的焦点;

  4.当庭调解。法庭会询问当事人是否调解,如果同意调解,可以休庭调解,如果不愿意调解,则进入宣判程序;

  5.宣判。

  二、民事案件开庭审理多久处判决书

  民事案件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法律上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限。但是,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如果是按简易程序审理,从立案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判决。如果按普通程序审理,立案后六个月以内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民事案件开庭审理

  三、民事案件开庭审理后律师再介入案件可以吗

  找法网提醒您,开庭后,如果需要律师是可以再请律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381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