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交通肇事后的行为人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2024-06-18 18: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交通肇事后的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是行政处罚后果、刑事责任后果以及民事赔偿责任。交通肇事逃逸的赔偿标准是依据受害人的实际损失情况而定,主要涉及到的款项有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一、交通肇事后的行为人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后可能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1.行政处罚的法律后果。包括罚款、暂扣或吊销驾照等;

  2.刑事处罚的法律后果;

  3.承担受害人的赔偿费用的法律后果。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1.车辆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要视个案的具体情况而定,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不同,赔偿数额也有所不同;

  2.交通事故致人身损害的主要赔偿项目为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等主要项目。每年7月左右,各个省份会根据本地的统计数据公布统一的标准。当事人需要根据自身的户籍情况、伤残等级、家庭成员中被抚养人情况、个人收入情况、住院治疗护理情况等因素提供证据予以确定赔偿数额;

  3.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需要注意收集交通事故认定书、病历、医疗费发票和清单、个人收入证明、居住证明、家庭成员户籍情况、交通费等证据,以便在诉讼中适用。

交通肇事

  三、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找法网提醒您,“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1.考察行为人是否明知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不仅要看行为人的供述,还应从肇事当时的时间、地点、路况、行为人具备的知识、经验等方面客观地评判其是否明知,从而确定其是否构成逃逸。

  2.如果行为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造成交通事故而驾驶车辆离开现场的,因缺乏主观上的认识,不应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考察行为人是否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既包括逃避刑事法律追究,也包括逃避民事法律追究、行政法律追究。

  3.考察行为人客观上是否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661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