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是多久

2023-10-24 19: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是3年,从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益被侵害后起算。需要注意的是,民事权利包括了财产权、人身权、以及债权等。民事权利被侵犯的,行为人可以要求赔偿。

  一、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是多久

  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是3年。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申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一般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民事权利的内容

  找法网提醒您,民事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债权、人身权、知识产权、财产继承权。

  1.财产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债权

  债权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能权利和义务关系。

  3.人身权

  人身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与其生命和身份延续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4.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是指智力成果的创造人和工商业生产经营标记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总称。其内容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

  三、民事权利被侵犯怎么办

  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被侵犯的,民事主体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犯行为,赔偿损失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六条 【民事义务与责任】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910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