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怎么负责

2024-01-29 16: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由用人单位负责,交通事故是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责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所起的作用和过错程度来确定。

  一、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怎么负责

  私车公用出车祸由用人单位负责。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故意或有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职工在此事故中有责任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对于是否是私车公用的,应该提出证据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怎样的

  找法网提醒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要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

  三、发生交通事故受害人该怎么做

  1.轻微交通事故的处理

  如果交通事故比较轻微,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可以将车移到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后,自行私了。私了的最大好处是快捷,最大弊端是有可能不彻底,出现反复。所以私了时,最好将事故发生的经过,双方确认的交通事故责任,以及达成的赔偿用事宜写成书面材料(该私了协议应该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受害人姓名、驾驶证、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保险凭证号),然后双方签字确认,有条件的还可以对事故现场和车辆进行拍照。以便以后一方反悔或不履行,这些可以作为证据提交法院。

  2.严重交通事故的处理

  如果交通事故中出现人员伤亡的,应当立即停车,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设置危险警告标志等;然后报警、及时抢救伤员,抢救伤员时注意保护现场,有条件的可以对现场进行拍照,对有目击者的,要记下目击者的姓名联系方式;并在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最后等待交警现场调查询问。

  3.交通事故后续处理程序

  交警部门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一般勘现场调查后10天内;或检查、鉴定结论确定之后5天内;如逃逸的,查获逃逸人和车后10天内;如果对交通事故认定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只能在收到认定书之日起三人内向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一般很难改变,除非你有过硬的证据,另外还可以通过赔偿诉讼时,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提出质疑,并向法院举证,如果证据过硬,法院将不采纳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216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负责
私车公用出了交通事故的解决方法具体如下: 1、单位对其职员在纯粹的上下班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既不负损害赔偿责任,也不负雇用人的责任; 2、但若是在上下班的过程中造成交通事故的,按照规定则有可能构成工伤; 3、单位即使对其职员驾驶自家用车到上班途中所发生机动车事故,也有运行利益和运行支配,应承担事故的赔偿责任。 车祸的处理流程有什么: 1、车主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亮起车辆的危险警告灯,并在车后面设置危险警告标识牌; 2、向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报案,交通管理部门赶赴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处理; 3、交通管理部门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4、交通管理部门对事故当事人进行处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