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诈骗在实践中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

找法网官方整理
2024-07-16 15:55
导读: 合同诈骗在实践中所依据的原则是,行为人在主观上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办法,骗取对方的财产等。合同诈骗与诈骗的区别是两者侵犯的客体不同等。

  一、合同诈骗在实践中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

  合同诈骗在实践中把握的原则具体如下: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行为人客观表现上必须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3.行为人利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诈骗与诈骗的区别?

  找法网提醒您,合同诈骗与诈骗的区别如下:

  1.两者侵犯的客体不同。一般诈骗罪侵害的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而且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秩序。

  2.两者的客观表现形式不同。在客观方面,合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必须与合同有关,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表现为以欺骗手段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在合同签订或者履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而诈骗罪的表现形式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3.在犯罪主体上,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签订或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而诈骗罪则为一般主体,即一切实施诈骗行为的自然人和单位。

合同诈骗

  三、合同诈骗可以取保候审吗

  合同诈骗可以取保候审。但是需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具体如下:

  1.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取保候审不造成社会危险的;

  3.患有严重疾病、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取保候审不会造成社会危险;

  4.羁押期届满,案件尚未完成,需取保候审。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252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21年品牌 · 2分钟响应 · 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合同诈骗在实践中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
立即咨询
王律师 1分钟前解答了合同纠纷问题
合同诈骗在实践中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
3456 位律师在线解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