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律视角下的精神损害识别与鉴定方法

2023-09-05 06: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司法鉴定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司法鉴定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精神损害识别与鉴定要点是行为人侵害的必须是他人的人身权益、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给被侵权人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确定精神赔偿金是需要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确定。

  一、法律视角下的精神损害识别与鉴定方法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精神损害赔偿严格限制在侵害人身权益上,侵害他人人身权益包括侵害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但不包含财产权。

  1.行为人侵害的,必须是他人的人身权益,而不是其他权益。被侵权人只有对人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才有权利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对于非人身权益无权提出精神损害,比如,行为人损毁了他人传了几代的名画,被侵权人只能要求侵权人就损毁该名画的损失部分承担责任,虽然侵权人的行为客观上可能给被侵权人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但是侵权人不应承担因侵害他人物权所引起的精神损害;又如,行为人驾车压死了与一孤寡老人相依为命的宠物,给被侵权人也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精神创伤,但是,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行为人同样也不承担因宠物死亡给被侵权人造成的严重精神损害。

  2.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给被侵权人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才能适用民法典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对于轻微的精神损害,则不在的适用范围之内。

  二、如何确定精神赔偿金

  找法网提醒您,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精神损害识别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情形有哪些

  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是:

  1.公民的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2.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权利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3.公民去世后,使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痛苦的,死者的近亲属也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无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司法鉴定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838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司法鉴定律师团,我在司法鉴定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