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多久后民事诉讼时效期间到期

2023-10-08 20: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民事诉讼时效期间到期时间是超过三年。诉讼时效期间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害之日起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年。民事诉讼时效发生中断或程序终结起可重新开始计算。

  一、多久后民事诉讼时效期间到期

  起诉时间超过三年的,就会过期。因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诉讼时效中断的原因都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您,造成民事诉讼中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一般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的;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以及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诉讼时效期间

  三、民事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与中断有哪些不同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092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