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律规定犯罪多久能开庭

2023-10-24 09: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法律规定犯罪多久能开庭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是拘留时间过了之后,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两个月左右开庭。刑事诉讼不需要交诉讼费,由国家对犯罪分子进行处罚。

  一、法律规定犯罪多久能开庭

  刑事案件到法院的开庭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公安机关可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拘留期限最长为37天

  检察院应在一个月内做出是否起诉的决定,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一般会在两个月左右开庭。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二、刑事诉讼需要交诉讼费吗

  刑事诉讼不需要交诉讼费,刑事案件司法过程实质是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处罚,所以刑事案件不管是公诉还是自诉,都不需要交纳诉讼费用。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条,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应当依照本办法交纳诉讼费用。本办法规定可以不交纳或者免予交纳诉讼费用的除外。

  第六条,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诉讼费用包括:

  (一)案件受理费;

  (二)申请费;

  (三)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

法律规定开庭

  三、刑事案件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刑事案件过了诉讼时效,犯罪行为即不会受到刑事追究。找法网提醒您,关于追诉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人进行刑事追究的有效期限,超过此期限,司法机关就不能追诉,即不能再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具有预防犯罪、保障人权、保证量刑制度的落实、实现法律正义等诸多价值,因而设立该制度很有必要。刑事追诉时效是刑法规定的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视频的,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910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