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著作权侵害行为有哪些必要条件

2023-06-29 12: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知识产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著作权侵害行为的必要条件包括侵权的客体为著作权保护范围,行为人主观上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故意,有损害结果等。著作权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的东西有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等。

  一、著作权侵害行为有哪些必要条件

  著作权侵害行为有以下必要条件:

  1.侵权客体必须为著作权所保护的范围;

  2.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擅自发表、出租、出售,或伪造剽窃等行为;

  3.具有损害结果;

  4.损害结果与前述侵权行为具有因果关系;

  5.侵犯著作权的其他构成要件。

  二、著作权诉讼中哪些东西可以作为证据

  著作权诉讼中当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可以作为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这一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向法院提起确权之诉或侵权之诉前应注意收集这些证据:

  1.当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可以作为证据。

  2.在作品或者制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著作权、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权利人,但有相反证明的除外。

  3.当事人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以定购、现场交易等方式购买侵权复制品而取得的实物、发票等,可以作为证据。

  4.公证人员在未向涉嫌侵权的一方当事人表明身份的情况下,如实对另一方当事人按照属前款规定的方式取得的证据和取证过程出具的公证书,应当作为证据使用,但有相反证据的除外。

著作权侵害行为

  三、著作权和邻接权的区别在哪里

  找法网提醒您,著作权和著作邻接权的区别:

  1.主体不同。著作权的主体是智力作品的创作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邻接权的主体是出版者、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广播电视组织,除表演者以外,几乎都是法人。

  2.保护对象不同。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邻接权保护的对象是经过传播者加工后的作品。前者体现了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后者主要体现了传播者的创造性劳动。

  3.内容不同。著作权主要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发表、署名等人身权和复制、发行等财产权;邻接权的内容主要是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刊的权利、表演者对表演的权利、音像制作者对其音像制品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对其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等。

  4.受保护的前提不同。作品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一经产生就可获得著作权保护;邻接权的取得须以著作权人的授权及对作品的再利用为前提。

知识产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299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知识产权律师团,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