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人身权利和人格权利区别

2023-09-11 12: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人身权利和人格权利区别主要在于范围不同和权力性质的不同。人格权一般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荣誉权、隐私权等,身份权一般包括荣誉权、著作权、发明权等。

  一、人身权利和人格权利区别

  人身权利和人格权利区别如下:

  1.范围不同

  人身权包含人身权,人格权是对人身权进行细化衍生出来的权利。

  具体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人格权,是与民事主体不可分离的权利,因人的出生而当然享有,因人的死亡而当然消灭。

  人身权是“财产权”的对称。又称“人身非财产权”,与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没有直接的经济内容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身份权是权利主体因一定的地位和资格而产生的权利,它随着当事人之间互相存在的某种身份关系而存在,也随着这种身份关系的消灭而消灭,主要包括亲权、监护权、继承权、著作权等。

  2.权力性质的不同

  人格权注重的是人的独立性和尊严受社会保护。

  而人身权注重的是你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值得社会保护。

  二、人格权和身份权包括哪些

  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身份权主要包括荣誉权、著作权、发明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等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以及监护权、亲属权等。

  身份权,是指公民和法人依一定行为或基于相互之间关系所发生的一种人身权利。

  如亲权、荣誉权、婚姻自由权等。有些身份权是由当事人特定的行为所引起的。

  有些身份权发生在亲属之间,例如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夫妻双方无论哪一方丧失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都有向对方要求给予经济上补助和生活上照顾的权利。

人身权利和人格权利

  三、人身侵权诉讼时效

  人身侵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超过上述时效期间的,权利人一般不能向法院起诉来寻求权利保护。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652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