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法典法定继承有哪些规定

2023-06-28 07: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继承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继承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民法典法定继承的规定有,法定继承先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情况下,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时,继承的份额一般是均等的。

  一、民法典法定继承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法定继承有以下规定:

  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 按照协议办理。没有遗嘱或协议的,则按法定继承处理。

  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包括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及虽有第一顺序继承人但全部放弃或丧失继承权的,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找法网提醒您,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时,份额一般均等。对于有特殊困难的人、未成年人、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应该予以照顾,适当多分配一些遗产。对于有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的,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继承人经过协商一致,可以平均分配遗产,也可以不平均分配遗产,这一点在房产的继承上尤为重要。

  二、哪些人有法定继承权

  下列人有法定继承权

  1.配偶、子女、父母。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2.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法定继承

  三、没有法定继承人的遗产怎么办

  没有法定继承人的遗产一般收归集体或国家所有。

  1.如果被继承人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则其死亡时遗留的遗产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2.如果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其遗产归国家所有,会被用于公益事业。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继承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159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继承法律师团,我在继承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