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报假案应该承担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3-10-05 09: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治安处罚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治安处罚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报假案应该承担的法律后果根据行为人是否是故意或产生的后果来确定,如果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后果,则要对行为人处以治安处罚。一般报案后在7天内就能立案。

  一、报假案应该承担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报假案应该承担的法律后果,需要分情况判断:

  1.如果报案人没有主观故意或者没有其他严重的后果,报案者不需要承担什么后果;

  2.如果主观是故意或者造成很大的危害,会受到治安处罚,严重的可能会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2.?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3.?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报案后多久立案

  报案后七天内可以立案。决定立案的,由接受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七日内送达控告人。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

  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分别作出下列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在接报案登记中注明:

  (一)对属于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案件,应当立即调查处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和受案回执,并将受案回执交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

  (二)对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并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

  (三)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事项,在接报案时能够当场判断的,应当立即口头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向其他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对口头告知内容有异议或者不能当场判断的,应当书面告知,但因没有联系方式、身份不明等客观原因无法书面告知的除外。

报假案

  三、报案需要交钱吗

  找法网提醒您,报警不需要钱。无论是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向公安机关报案,均不收费。公安机关接受报案在于履行法定职能,是与职权相对应的职责行为,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如果遇到公安机关收费,可以向纪检监察部门反映或者向检察院举报。

治安处罚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583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治安处罚法律师团,我在治安处罚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