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2023-07-08 10: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属于正当防卫的不承担刑事责任。非正当防卫的行为有防卫过当。

  一、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有以下这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正当防卫】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二、哪些行为是属于非正当防卫的

  1.防卫过当。它是指行为人的实施正当防卫时,超过了正当防卫所需要的必要限度,并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行为。

  2.防卫挑拨。它是指行为人故意挑逗对方,使对方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接着借口加害于对方。

  3.防卫侵害了第三人,也叫局外防卫。

  4.假想防卫。它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根本不存在,由于行为人猜想、估计、推断不法侵害行为存在,而对其实施侵袭的一种不法侵害行为。

  5.事前防卫,也叫提前防卫。

  6.事后防卫。它是指在不法侵害终止后,而对不法侵害者进行的所谓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

  三、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主要区别是什么

  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

  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无此要求。

  3.对主体的要求不同。找法网提醒您,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身份(如警察、军人或消防队员等)。而正当防卫就没有这样的要求。

  4.避险保护的是合法利益,损害的也是合法的利益(第三者的利益)。

  5.实施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必须是向第三者实施。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368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