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2023-05-13 12: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有调解、仲裁、诉讼等。劳动者申请调解的,需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主持下进行若,双方经调解后仍不能达成协议的,可向仲裁委提起仲裁。

  一、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1.申请调解

  劳动争议的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劝导当事人化解矛盾,自愿就争议事项达成协议,使劳动争议及时得到解决的一种活动。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2.申请仲裁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申请劳动仲裁都需要哪些材料?

  申请劳动仲裁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书,申请书须详细写明: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2.劳动者本人身份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

  3.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关材料,如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工资单、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

  4.被申请人工商注册登记信息。

劳动争议处理

  三、劳动仲裁诉讼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申请仲裁属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限制。

  找法网提醒,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劳动仲裁是劳动争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后十五日内提起诉讼。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321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