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传播虚假信息的危害有哪些

2023-03-11 11: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传播虚假信息的危害有,产生错误的认识,不利于市场良好的竞争,诋毁社会声誉。传播虚假信息罪的构成要件是,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等。

  一、传播虚假信息的危害有哪些

  传播虚假信息的危害:

  1.对客户和消费者的危害普通的消费者因为对商品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在消费时对经营者提供的信息容易产生误解、导致上当受骗,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2.对于同业者的危害不利于同业者之间展开公平的市场竞争,诋毁同业竞争者的商业信誉和社会声誉。

  3.对市场秩序的危害扰乱了整个市场的有序性,破坏了市场竞争原则,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性,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的蔓延。

  二、传播虚假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传播虚假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

  2.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传播虚假信息

  三、传播虚假信息罪标准

  找法网提醒您,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量刑标准是: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明知是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等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167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