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受欺诈的合同有效吗

2022-10-09 09: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受欺诈的合同在被撤销之前是有效的,但是一经撤销,则该合同自始至终没有效力,受欺诈方可以请求恢复原状,对于无法恢复的,可以请求欺诈方赔偿。需要注意的是,基于该合同所得的财产如果已经转让给善意第三人的,无法追回。

  一、受欺诈的合同有效吗

  受欺诈的合同,在撤销之前有效。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产生了和无效合同相同的法律后果,受害人完全可以根据真实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合同,在某些情况下,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微小,而对方履行合同是自己所期待的,因而愿意让合同继续履行,来保护自己的即得利益。找法网提醒,这种合同的撤销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如果一方将其因欺诈、胁迫手段所取得的财产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系善意取得,那么受欺诈、胁迫人不得以合同搬用来对抗善意第三人。

  二、欺诈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欺诈有如下构成要素:

  1.欺诈人的欺诈故意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2.欺诈人的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指欺诈人语言、文字或活动有隐瞒事实而告知虚假情况的行为。

  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产生错误认识

  被欺诈人的错误非因自己疏忽大意之故,而是因欺诈人的欺诈所致。所谓错误,是指对合同内容及其他重要情况的认识缺陷。

  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是表意人将欲成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

受欺诈的合同

  三、欺诈和诈骗的区别

  欺诈和诈骗有如下区别:

  1.目的不同

  诈骗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民事欺诈的直接目的是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最终目的是通过履行合同获得经济利益。

  2.手段不同

  民事欺诈只有辅助欺骗行为,诈骗有核心欺骗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人实施的欺骗行为是订立合同的辅助手段,可称为辅助欺骗行为,行为人与他人签订、履行合同本身不是欺骗。

  3.法律关系不同

  民事欺诈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法律关系,诈骗行为人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不因诈骗行为而形成合同法律关系。

  4.民事救济的可能性不同

  因民事欺诈造成他人经济损失,被欺诈的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获得救济。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389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