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有何不同

2023-08-12 14: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的不同有概念不同,取得方式不同,内容和范围不同等。民事权利的基本权利主要有四项,分别是支配权、形成权、请求权以及抗辩权。

  一、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有何不同

  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有以下不同:

  1.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一种可能性,还没以民事主体带来实际利益。而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参加到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后,才能实际享有的。

  2.民事权利能力包括民事主体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而民事权利则仅指民事主体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实际取得利益的可能性。

  3.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和范围由法律加以规定,与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没有直接关系。而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其意愿实际参加民事活动时取得的,它直接反映着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

  4.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人身的存在是不可分离的,民事主体不能转让或放弃,他人也无权限制或剥夺这种民事权利能力。而民事权利则不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民事主体既可以依法转让或放弃某项民事权利,也可以依法被限制行使或被剥夺其原享有的某项民事权利。

  二、民事权利的最基本分类

  1.支配权,是指权利主体所享有的对权利客体直接管领和控制的权利。

  2.形成权,指权利主体仅凭自己的行为,即可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

  3.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得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4.抗辩权,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的对抗权,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权利是否为请求权在所不同。

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

  三、如何保护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权利人自己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这种保护措施由于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的,又被称为自力救济。我国民法明文规定的自我保护措施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助行为

  2.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当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由国家机关给予保护,这种保护手段由国家机关采取,又称公力救济。由于民事权利的种类不同,受到侵害的方式不同,当事人提起诉讼的目的和要求也不同。找法网提醒您,一般当事人提起的民事诉讼请求有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形成之诉三种。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334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