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欺诈赔偿几倍?

2022-09-08 09: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欺诈赔偿三倍,即可以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赔偿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合同欺诈的常见情形包括凭空捏造或者虚构合同,谎称能提供紧俏商品,冒用他人名义订立合同采用根本不存在的单位与他人订立合同,虚假广告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等。

  一、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欺诈赔偿几倍?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欺诈赔偿三倍,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合同欺诈的常见情形

  合同欺诈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形:

  1.伪造合同,凭空捏造或者虚构合同,骗取他人的财物。

  2.货物引诱,即欺诈方利用对方急需商品的心理,谎称能提供紧俏商品,签订虚假的购销合同。

  3.盗用、假冒名义,即冒用他人名义订立合同。

  4.虚构主体,采用根本不存在的或者未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单位与他人订立合同,骗取他人财物。

  5.虚假广告、信息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

合同欺诈赔偿

  三、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适用的范围不同

  合同诈骗不仅适用于合同订立阶段,也适用于合同履行阶段。而合同欺诈仅适用于订立合同阶段。

  2.主观故意不同

  合同诈骗在主观上必须以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为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无资格订立合同、无履行合同能力等而故意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诱骗对方当事人与之签订或者履行合同,以达到骗取、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而在一般的合同欺诈中,行为人采取欺骗手法许多情况下并不是以骗取、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为目的。

  3.客观后果不同

  合同诈骗必须以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而一般合同欺诈并不以此为要件。找法网提醒您,合同诈骗中的合同应作为无效合同处理;而一般欺诈中的合同,除了损害国家利益的外,一般作为可撤销的合同对待。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134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