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探视权时间一般是多长,探视权时间的考虑因素

2022-09-04 10: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婚姻家庭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探视权时间一般的多久不能一概而论,可以由当事人自行约定,也可以由法院判决确定。探视权时间的考虑因素主要是孩子的年龄,这是因为行使探视权应当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年龄太小可能会因环境经常变化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大龄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后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

  一、探视权时间一般是多长

  探视权时间一般是多长并没有法律限制规定,需要由当事人自行约定。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依照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为原则进行判决。探望权行使时,另一方应当给付配合。找法网提醒,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二、探视权时间的考虑因素

  探视权时间的考虑因素主要是子女的年龄。零至三周岁的幼儿,该阶段的幼儿身体、智力等诸方面受环境的影响较大,无生活自理能力,如果适用逗留性探望方式,可能会因环境经常变化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该年龄段适用探望性探望较为适宜。三至十周岁的子女,该阶段的儿童,对环境的变化适应能力增强,探望性探望和逗留性探望的方式均可适用。对此阶段的儿童实行何种探望方式,可不征求被探望子女的意见。十至十八周岁的未成年子女,由于该年龄段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人,在是否探望这一问题上已具备了相当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因此,在决定探望权问题时应征求子女的意见,探望权的行使也应在征得其子女同意的情况下实施。

探视权时间

  三、探望权的特征

  探望权有如下特征:

  1.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

  2.探望权是离婚后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一项法定权利。将探望权作为一项权利在法律上加以规定,是因为这不仅是亲属法上的权利,更是一种基本人权,父母子女之间基于血统关系而形成的情感,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变化。

  3.探望权产生的时间是离婚后。

  4.探望权的行使必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婚姻家庭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689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婚姻家庭律师团,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