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物权行为理论的概述,物权行为理论的原则

2023-08-05 00: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物权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物权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物权行为理论的概述即以民事注意的意思自治原则为基础,通过承认物权和债权的法律效力区分来承认当事人意思表示存在物权和债权之区分的一种理论。物权行为理论的原则包括三大原则,分别是分离原则、抽象原则和形式主义原则,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尚未全面承认该项理论。

  一、物权行为理论的概述

  物权行为理论的概述指的是以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原则作为基础,在民事权利的基本类型划分方面承认支配权和请求权的区分,进而承认物权和债权的法律效力区分,承认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在支配权和请求权、在物权和债权之上有明确区分,并且以此来对交易中的民事案件进行分析和裁判的理论。

  二、物权行为理论的原则

  物权行为理论包含如下三个原则:

  1.分离原则,又称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是指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相分离。找法网提醒,按照分离原则,以发生物权变动为目的的债权行为与完成物权变动的物权行为,不是一个法律行为,前者为原因行为,后者为结果行为。这两个行为各自有独立的意思表示和成立方式,是分离的两个不同的法律事实。

  2.抽象原则,又被称为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是指物权行为在其效力和结果上不依赖其原因行为而独立成立,即原因行为的无效或者撤销不能导致物的履行行为的当然无效和撤销。

  3.形式主义原则,是指物权变动的独立的意思必须要依据一种客观能够认定的方式加以表达的原则。

物权行为

  三、物权行为理论的功能

  物权行为理论有如下功能:

  1.物权独立意思表示的发现,进一步发展了法律行为理论,使得法律关系理论最终臻于完善。

  2.物权行为理论的区分原则,揭示了债权意思表示不能当然发生物权变动这一基本法理,为物权法规定物权变动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3.物权行为理论的形式主义原则,既揭示了物权独立意思表示的表现方式,又最终科学的支持了物权公示原则

  4.为防止物权变动对第三人权利的妨害,根据物权行为理论建立了物权公示原则,借助于不动产登记和占有、交付的公示作用,完成对第三人保护的使命。这就基本上满足了当代发达的市场经济的需求。

物权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548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物权法律师团,我在物权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