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约定滞纳金的法律规定

2022-07-18 09: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合同中,双方一般会约定交付货款的时间。但并不是所有的合同当事人都可以按期履行合同,在合同一方迟迟未履行自己的支付义务时,另一方有可能会要求对方支付一定的滞纳金。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在合同中约定滞纳金中无法得到法律支持。

  一、合同中约定滞纳金的法律规定

  合同滞纳金的法律规定属早期时银行常用的计算迟延还款责任的方式,目前合同只规定违约金、定金、损害赔偿的责任,在合同中约定滞纳金中无法得到法律支持。

合同约定滞纳金

  二、合同约定滞纳金合法吗

  合法。其实民事合同中的滞纳金在法律上不应称之为滞纳金,由于民间法律意识淡薄,大家都叫它滞纳金,其实法律上而是称它为违约金。

  (一)当事人在协议中约定了滞纳金可以视为违约金。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应当向对方支付约定的或法律规定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三)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四)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因此,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是合法的,但是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过分高的话,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合同,而且劳务合同期限低于3个月的,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那么不能约定试用期。3个月以上的劳务合同期限,那么根据劳务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来决定合同期限。

  三、合同滞纳金标准

  合同滞纳金在我国法律中没有相关的规定,但是规定合同有逾期违约金的标准为不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如果违约金过高或过低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或增加。

  在如今的法制社会上,以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合同更加规范性。我们都知道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双方意见达成后,终止合同。让市场交易更具有安全性。以上内容就是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们分析的合同约定滞纳金的法律规定。如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律师。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467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关联法条
  • [1]《劳动合同法》 >
  • [2]《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