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

2022-05-29 08: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律师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律师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对于诉讼当事人来说,大部分当事人都是缺少专业法律知识和诉讼程序知识的,就需要律师的帮助,但是当事人经济困难的话就请不起律师,对此便有了法律援助的制度。那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七)因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八)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离婚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九)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十)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十一)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十二)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提供法律援助。

  (十三)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情形

  二、申请法律援助的方式有哪些?

  可以到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四)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三、法律援助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法律援助承办人员接受指派后,不得疏于应履行的职责,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延迟或终止所承办的法律援助事项。如拒不履行法律援助义务,或者因疏于履行法律援助职责致使受援人遭受重大损失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建议有关司法行政机关不予年审注册或给予相应处罚。

  (二)受援人不遵守法律规定以及不按法律援助协议的规定予以必要合作,经法律援助机构批准,承办人员可以拒绝或终止提供法律援助。受援人以欺骗方法获得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取消其受援资格,并责令其支付已获得服务的全部费用。

  (三)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项的解决而获得较大利益时,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支付服务费用。

  (四)受援人可以了解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动的进展情况;受援人有事实证明法律援助承办人员未适当履行职责的,可以要求更换承办人。

  以上是找法网编辑对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法律援助可以到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存在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等情形的也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如果您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律师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527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律师法律师团,我在律师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