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定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的区别

2023-07-23 06: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法定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的区别在于目的、责任和身份的不同。监护人一般为未成年子女的父母,若监护人无力履行监护人的职责的,是可以更换监护人的。关于法定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的区别?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法定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的区别

  (一)设定两者的目的不同。

  法律设定监护人的目的是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解决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事行为能力方面的障碍,从而使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得到实现。而法律设定法定代理人的目的则在于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行为和诉讼行为,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通过法定代理人的代理,能积极参加民事活动和诉讼活动,满足自己的利益。

  (二)责任不同。

  法定代理人是法律赋予监护人一种法定的身份,以便监护人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因此,当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给他人造成损害时,法律规定监护人承担责任的根据在于监护人的过错责任,即监护人没有尽到管束被监护人的责任,而不是由于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形成的责任,也不是监护人在代理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承担民事责任

  (三)身份不同。

  在实际生活中,监护人有时是一身兼二职,即被告人与代理人的身份。如刑事附带民事案件,需要由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的附带民事诉讼中,监护人既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又是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兼当事人和代理人于一身。因此,必须在法律文书中明确监护人既是民事被告人又是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的双重身份。如果只将其列为法定代理人,不明确其民事被告人的身份,就意味着监护人本人不是诉讼当事人,而只是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其本身职责只是代为诉讼行为,与诉讼结局并无利害关系。这样在诉讼终结时,判决法定代理人为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即没有理论依据。

  大家就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各自内涵。二者虽然有所不同,但我国法律设立法定代理和监护制度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保护那些无民事能力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法定监护人

  二、监护人权利和义务有什么

  监护人权利:

  (一)规定监护人有获酬请求权;

  (二)规定监护人的辞任权或拒任。

  义务:

  (一)必须按时送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人学;

  (二)必须保证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接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让他们中途停学;

  (三)应按规定,交纳政府规定的义务教育杂费;(生活确实困难,无力支付杂费的家庭可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减免)。

  (四)必须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配合学校教育好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使孩子能健康成长。

  三、法定监护人有哪些职责

  法定监护人的职责有:

  (一)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二)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三)全面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权益,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如果监护人无力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撤换监护人。监护制度最早源于罗马,是一个发展了很长时间的制度。以上内容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定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的区别的相关知识。如果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专业的律师。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881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