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毒品犯罪量刑标准司法解释

2022-04-14 13: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量刑时不同类型的毒品数量要求是不同的,那么毒品犯罪量刑标准司法解释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解答这个问题,并带您了解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有所帮助。

  一、毒品犯罪量刑标准司法解释

  毒品类犯罪根据涉及罪名的不同会有不同的量刑标准。以贩卖毒品罪为例,只要贩卖毒品即构成犯罪。【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走私、贩卖、制造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7克,不具有从重、从轻情节或者其他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罚金。【三至七年有期徒刑】走私、贩卖、制造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7克以上不满10克,不具有从重、从轻情节或者其他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七至十年有期徒刑】走私、贩卖、制造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满25克,不具有从重、从轻情节或者其他情节,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十至十五年有期徒刑】走私、贩卖、制造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25克以上不满50克,不具有从重、从轻情节或者其他情节,处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十五年有期徒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不满400克、甲基苯丙胺片剂50克以上不满800克,不具有从宽、从严情节的,可以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400克以上不满1000克、甲基苯丙胺片剂800克以上不满2000克,不具有从宽、从严情节的,可以判处无期徒刑。【死刑】走私、贩卖、制造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800克以上、甲基苯丙胺片剂(俗称“麻古”)3600克以上(或者其他数量相当毒品,下同),不具有从宽情节,或者虽具有从宽情节,但不足以从宽处罚的,可以判处死刑。

毒品犯罪量刑

  二、毒品多少克定罪

  一般来说,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据此,贩卖毒品罪,是指贩卖毒品的行为,只要是贩卖毒品,即构成贩卖毒品罪。运输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而故意实施运输的行为。运输毒品指采用携带、邮寄、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在我国领域内将毒品从此地转移到彼地。有证据证明的历次交易总量。如何量刑,需综合分析动机、案情、证据、悔罪态度、社会危害性和律师辩护等情况,全面了解情况后才能给出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若被刑拘或逮捕,可委托律师会见,详细了解情况、才能够提供法律服务。

  三、泄露个人照片隐私怎么定罪

  行为人泄露他人个人照片等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其量刑标准是: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毒品犯罪量刑标准司法解释的相关知识,毒品类犯罪根据涉及罪名的不同会有不同的量刑标准。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我们的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979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现行最新司法解释关于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金额,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八十五条 [挪用资金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二)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三)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归个人使用”:   (一)将本单位资金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二)以个人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三)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相关法律] 《公司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 董事、监事、经理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其他非法收入或者侵占公司财产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退还公司财产,由公司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合伙企业法》第六十八条 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中,将应当归合伙企业的利益据为己有的,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侵占合伙企业财产的,责令将该利益和财产退还合伙企业;给合伙企业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