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借款未到期起诉的法律依据

2022-06-20 09: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债权债务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借款未到期起诉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对此《民法典》有相关规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解答这个问题,并带您了解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有所帮助。

  一、借款未到期起诉的法律依据

  借款合同有约定还款日期,在还款日期前债务人没有明确表示不偿还借款的,债权人不能提前起诉。

  如果在借款到期前,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偿还借款,债权人可以在债务人表示不履行偿还义务后,向债务人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

借款未到期

  二、借款到期后不还本息怎么办

  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还本息的,贷款人可以与其协商,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还款;协商不成的,贷款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或调解。

  三、借款未到期,债权人能否要求提前收回

  林某与陈某是多年的同学关系。2013年至2015年期间,陈某多次向林某借款,先后借得款数共计30万元整。自今年年初,陈某不再支付口头约定的利息,不接电话,不回短信,人也玩起了“失踪”,林某多次催讨无果。而后,陈某更是将其名下房产转让,并因多起借贷案被其他人起诉至法院。虽然约定的还款期限未到,但林某担心债权落空,便以陈某债务清偿能力发生明显变化为由,向玉州区法院起诉要求提前收回借款。

  经审理,法院认为,原告林某与被告陈某之间形成的民间借贷合同关系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真实意思的表示,合法有效,受法律保护。被告陈某多次逃避原告林某,并涉及几起正处于审理或执行阶段的民间借贷案件,期间还有出让其所有住房的行为,在应诉后又表示暂无能力全部返还借款,是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双方约定的到期还款义务,符合预期违约的情形。据此,法院依法判令被告陈某返还30万元借款给原告林某。

  法官释法:

  当事人签订借款合同后,在期限到来之前债权人通常不能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但如果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时,则构成预期违约。《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据此,法院支持了原告要求被告提前归还借款本金的请求。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借款未到期起诉的法律依据的相关知识,我国《民法典》有相关借款纠纷的法律规定,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我们的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债权债务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130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债权债务律师团,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