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法律规定

2022-04-08 19: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未成年犯罪的现象越来越频繁,刑法上的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持保护态度,所有未成年犯罪的问题也就变得比较复杂。下面就让为大家带来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法律规定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你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法律规定

  根据刑诉法第275条的相关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一)未成年人犯罪量刑的相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二)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30%~60%;

  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10%~50%。

  (三)对于犯罪对象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弱势人员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犯罪的严重程度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

  二、未成年人造成交通事故谁来赔,如何判断车祸损失谁赔偿

  (一)未成年人造成交通事故谁来赔

  根据《民法典》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例如,陈某年15岁,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他属未成年人,其年龄智力程度尚不能完全参加民事诉讼活动,也无经济能力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第118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其承担的民事责任。因此,陈某的父母作为他的监护人,在其对国家、集体及他人造成损害时,应当作为其法定代理人代其参加诉讼,并代为承担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因此,应由其监护人来赔偿。

  (二)如何判断车祸损失谁赔偿

  目前,车辆的所有人与车辆的使用人分离的现象较多,有职务行为的使用、挂靠、出租、出借、承包等情况。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认定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责任主体是处理好案件的关键所在。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是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人。其可能是交通事故责任者(交通事故责任者是违反道路交通法规,对交通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依法应当接受行政处罚的人,包括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也可能是车辆所有人、其他对车辆有支配权的人以及取得运行利益的人。

  确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有两个标准:

  一是运行支配权,即谁对车辆的运行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既包括具体的、现实的支配,也包括潜在的、抽象的支配。

  二是运行利益的归属,即谁从车辆运行中获得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因机动车运行而取得的直接利益,也包括间接利益。

  三、怎么解除监护关系?

  监护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的,所以当被监护人已经具备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监护关系即应解除。监护关系的解除原因如下:

  (一)未成年人已达成年的法律事实或监护人、被监护人死亡的法律事实,自动解除他们之间的监护关系,无须进行某种解除监护关系的法律形式;

  (二)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的、监护人不认真履行监护职责的,或者侵害被监护人人身及合法权益的,则应由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单位提起变更监护人的诉讼程序,撤消原监护人,重新指定监护人。

  监护关系成立后,得因法定缘由而终止。出于监护人方面的原因有5种,监护人或被监护人一方死亡、被监护人获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监护人辞去监护、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等。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法律规定的相关知识。只有仔细了解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法律规定,才能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401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