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扰乱公共秩序行为有哪些规定

2022-08-09 08: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治安处罚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治安处罚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公共秩序也称“社会秩序”。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那么您知道扰乱公共秩序行为有哪些规定?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具有的特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扰乱公共秩序行为有哪些规定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有: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秩序的行为。

  (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

  (三)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的行为。

  (四)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

  (五)破坏选举秩序的行为。

  (六)扰乱丈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行为。

  (七)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的行为。

  (八)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的行为。

  (九)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

  (十)寻衅滋事的行为。

  (十一)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的行为。

  (十二)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十三)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二、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具有的特征

  (一)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工作、科研等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合法的社会状态。具体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生产秩序、经营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医疗卫生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的活动秩序、公共交通秩序、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等。

  (二)客观方面表现为扰乱公共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各种行为。

  (三)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具有责任能力的公民,单位不构成本行为的主体。

  (四)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扰乱公共秩序危害社会而故意为之。

  三、扰乱公共秩序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规定的一类犯罪,其下有40个具体的罪名。故意或过失妨害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违反秩序管理法规,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符合具体罪名的犯罪构成的,构成扰乱公共秩序罪。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扰乱公共秩序行为有哪些规定的相关内容。如果您对此类问题还有疑问,或者有其他法律问题,都可以来找法网平台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以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您的利益不受损失。

治安处罚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146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治安处罚法律师团,我在治安处罚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